《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晏几道古诗: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更新时间:2018-03-20
此词通过歌妓内心痛苦的真实描写,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女子的同情与怜惜。全词以精美之词传达沉郁悲凉之情,貌似轻柔,而笔力沉重。小晏词中,它是别具一格的作品。
词中先以浓墨重彩极言女子装饰之美、歌舞之乐,而末句却突作转折,写女子内心的坚贞与凄凉,两相对比,从巨大的反差中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完整形象。起首一句,写歌女贵人们要求下,梳妆打扮,争妍取怜,每日仔仔细细地画着自己的一双长眉毛。一“斗”字,已饱含辛酸。次句更进一步描写:她象天上的行云那样轻浮,象纷飞的柳絮那样狂荡。“飞絮”,旧诗词中常用杨花柳絮的飘流无定喻女子的命运和行踪。“行云飞絮”四字,不独写歌女的举止情态,也暗示了她的身份。“轻狂”,也是表象而已。随风逐水,不也象征着女子身不由己、随人摆布的可悲境遇吗?前两句极力写这位歌女的装饰和态度,强调她的“轻狂”,是为了表现其现实生活与理想的矛盾——“不将心嫁冶游郎!”这才是歌女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她发誓不把自己的真心许给浪荡的男子。“身属”,那是无可奈何的,也许是无法避免的,处社会底层的歌妓,被迫委身于那些玩弄女性的公子哥儿,可是,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有其不可侵犯的领地的,身可属而心不可嫁,冶游郎决不能获得自己真正的爱情。“不将心嫁”,字字千钧,斩钉截铁,向人们揭示出一个被压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妇女纯洁、美好的心灵。
过片二句,描绘歌女筵前伴人歌舞的情景:酣饮时溅出的美酒滴到歌扇上,使扇上的字迹都漫漶了;拈花弄草,把舞衣熏染得幽香袅袅。“溅酒”,谓其纵饮狂荡:“弄花”,写其娇美情态。歌扇舞衣,乃表明女子身分之物。两句字面艳冶,描绘精工,次句从于良史《春山夜月》诗“掬水月手,弄花香满衣”化出,而色彩更为秾丽。这就是歌女的日常生活,也是“轻狂”二字的注脚。她酒筵上不得不歌舞助欢,而其心里却充满了浓重的悲凉。“一春弹泪说凄凉”,意思是说:无人可诉,唯有暗中流泪,独自凄凉,又辜负了美好的芳春,虚度了大好的年华。至此,方点出词旨。

《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一首词。上片描写女主人百无聊赖且心事重重之情状。闲弄筝弦,并非弹奏乐曲,可见其情绪之不佳。懒系衣裙,不施铅粉,同样见其忧伤之心情。第二句之“见天真”是说她美貌,第三句之“事还新”是说她聪颖。“怅恨不逢如意酒,寻思难值有情人”概括表述她的不如意事。“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小姐妹们早就把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出来了。青春易逝,好景不常,忧心忡忡。最后,女主人只能自叹命薄、自伤情多“可怜虚度琐窗春”。该作品词风哀感缠绵、清壮婉丽。

诗人晏几道资料

鉴赏作者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 查看详情>>

诗人晏几道作品: 《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 《浣溪沙·楼上灯深欲闭门》 《阮郎归·粉痕闲印玉尖纤》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清平乐·留人不住》 《公仪招观画·初约看花花已尽》 《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南乡子·花落未须悲》 《清平乐·心期休问》 《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