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著酒行行满袂风》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姜夔古诗:浣溪沙·著酒行行满袂风更新时间:2018-03-23
注释
(1)媭(xū):楚人称姊为媭,此处即指姐姐。
(2)沔(miǎn):沔州,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古属楚国。
(3)山阳:村名,山南为阳,在九真山(汉阳西南)之南,故名。
(4)白湖:一名太白湖,在汉阳之西。
(5)云梦:即云梦泽,古薮泽名,今洞庭湖亦在其水域内。这里代指湖泊群。
(6)浸:浸淫弥漫。
(7)衰草:秋冬衰败枯萎的草。衰草入云,形容衰草延伸至地平线,与天边云相接。
(8)丙午:即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
(9)安甥:作者一个名安的外甥。
(10)罝(jiē):捕兽的网。这里作动词用,以网捕兔。
(11)簺(sài):用竹木编制的栅栏,一种用来拦水捕鱼的工具。
(12)自适其适:自得其乐。自己感受这种安逸闲适的生活。前一“适”作动词,“以……为闲适”;后一“适”作名词,指安闲适意的生活。
(13)虚:同“墟”,大丘,大土山。凭虚,犹言凌空、对望蓝天,一说站立在空旷之处。
(14)著酒:被酒,喝了酒的意思。行行:不停的行走。
(15)袂(mèi):衣袖。
(16)鹘(hú):一种鸷鸟,一说即隼。霜鹘,即秋天下霜后的这种猛禽。
(17)销魂:形容忧伤愁苦的样子。一说指离别感伤。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语。都在,一说作“多在”。
(18)四弦:指琵琶。梁简文帝《生别离》:“别离四弦声,相思双笛引。”此用其意,指离别的思念。
(19)驿:驿站,古代传递邮件的公干人员往来住宿之所。千驿,形容路远。
(20)何似:如何,不如。
白话译文
带着微醉的酒意漫步,衣袖灌满迎面的清风。原野上秋草一片枯黄,捕食的鹰隼飞落晴空。离别的黯然销魂,大都由于站在夕阳之中。
怨恨陷入离别的思念,人就要变得衰老;梦中到千百个驿站寻觅,心意就很难相通。当初分离的时候,不如不要急急匆匆。
这首词前的序前半篇写山阳之壮观,后半篇写游赏之快乐,然而末尾笔调突转:“凭虚怅望,因赋是阕。”原来,游赏之乐竟丝毫不能弥补词人心灵的悲伤。序末正是词篇的引子。
上片由小序”山行野吟”引发出词意,起句写自己带着酒意奔走,秋风满怀,形象地表现出“自适其适”的心绪。“草枯”句紧承首句,大得“天高恁鸟飞”的意趣。此二句极写天地之高旷,便见出词人之“凭虚怅望”,于是由景生情。“销魂”句在夕阳西沉的景况里油然生起离别情愫,极精辟地将情与景、人与宇宙融为一境。原来上二句所写天地之高旷,竟似容不下词人无限之惆怅。词意便很自然地折入到下片表现离恨别绪的抒写中去。起到上勾下连,承前启后的作用。下片用“恨”字绾带,过片二句对偶,写想象中之情人对己的刻骨相思。“恨入四弦”指恋人在琵琶之声里倾注进满怀幽怨,伊人在声中亦红颜渐老。何至言老。“思君令人老”,故老之一字,下得沉重。不仅写出伊人对自己相思成疾,亦写出自己对其相知之深,从对方的角度来刻画双方的情深意重和相思之苦,可见其爱情之内蕴原是极高雅亦极深厚。下句词人想象她在梦中相觅,然而山长水阔,天遥地远,纵然寻遍千百个驿站,也难寻到自己。歇拍唱出“何似莫匆匆”,表达了内心的深深悔意,悔恨当初不应该匆匆分袂,轻易放走意中人。下片词纯是刻划恋人的心态,诚挚深切。这都是词人想像出来的,假着恋人说出自己心头的情思,益见两人情关痛痒,心神系之。
全词整体构思颇见白石特色。序与词,上、下片,皆笔无虚设,一脉关联,而又层层翻进,实为浑然一体。序中极写游赏之适意,既引起词中无可排解的忧伤,又反衬忧伤之沉重。上片极写天地之高旷、夕阳之无极,实为下片所写相思之深远、伤心之无限造境。纵观全幅,序作引发之势,上片呈外向张势,下片呈内向敛势,虽是小令之作,亦极变化开阖之能事,此是尺小兴波之一法。

诗人姜夔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姜夔

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 查看详情>>

诗人姜夔作品: 《次韵诚斋送仆往见石湖长句》 《东堂联句·金凤凉夜深》 《送王简卿归天台》 《钓雪亭·阑干风冷雪漫漫》 《水龙吟·黄庆长夜泛鉴湖有怀归之曲课予和之》 《摸鱼儿·向秋来》 《奉别沔鄂亲友》 《契丹歌·契丹家住云沙中》 《下孤城·人家多住竹篱中》 《阮郎归·旌阳宫殿昔徘徊

《浣溪沙·著酒行行满袂风》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