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带过折桂令·归兴》创作背景

朝代:明代诗人:王九思古诗:水仙子带过折桂令·归兴更新时间:2020-12-07
《水仙子带过折桂令·归兴》是明代散曲家王九思创作的一首散曲。前半【水仙子】,以“打脱”、“蹬开”、“撞出”的决绝语劈空而起,通过蔑视权位、揭露官场、参破名利等一系列铺垫,表现了归隐前挣脱罗网的彻悟意识与坚定决心;后半【折桂令】则着重写归后的生活,全方位地展示了吟咏、游赏、饮酒、山居等方面的自得之乐,豪迈的情兴则一以贯之。全曲气势高华,如天风海雨逼人,是明散曲中公认的“雄爽”之作;语言也颇有风格,融清雅与尖新于一炉。
王九思年少时热衷功名,后因与大宦官刘瑾是陕西关中同乡,被名列瑾党,受到牵连,先被贬寿州同知,后又被迫致仕。此曲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按内容推断,应当是写于王九思最终离开官场之前或之后不久。
注释
水仙子带过折桂令:由水仙子、折桂令两个曲牌组成的带过曲。
凤凰笼:指皇家。
虎豹丛:形容险恶的官场。
麒麟洞:喻指人才集中的京城。
东华:东华门,明代紫禁城的东门。
紫罗襕(lán):紫色官服。南北朝以来,紫服为高级官员的服色。
参详:参酌详审。邯郸一梦:指荣华富贵恍如一梦。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昼寝人梦,历尽富贵繁华,梦醒,主人炊黄粱尚未熟。
商山四翁:汉初隐居陕西商山的四个老翁,名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他们被金钱所动,下山辅佐汉太子,故作者认为是值得叹息的事。
华岳:指华山,山之中峰曰莲花峰,东峰曰仙人掌,南峰曰落雁峰,世称华岳三峰。
红雨:比喻落花。李贺《将进酒》诗:“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青春:美好的春光。
黄卷:经书。
蹇(jiǎn)喂儿:即蹇卫儿,驽劣的驴。
陈抟:五代宋初道士。后唐时举进士不第,隐居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马致远有《陈抟高卧》杂剧,演其事。
石崇:字季伦,西晋人,曾为荆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致富。
白话译文
官场是凤凰的囚笼,我一拳打开,官场是虎豹的渊薮,我远弃祸胎,官场是麒麟的禁囿,我撞出身来。看东华门人群挤挤挨挨,一领官袍误尽了多少英材。荣华富贵是邯郸一梦,我已觑个明白,商山四老偏去凑红尘热闹,实在令人叹慨,华山三峰隐居求道,才是我向往的所在。
我把华山三峰向往,初从淮南转身,又向关中回望,桃花烂漫催诗兴,青春作伴好还乡,百卷书籍填满胸膛。骑一头跛驴信意遍游南村北乡,经过几处秦宫汉殿都变作了古老的村庄。饮酒酣畅,呼呼大睡在床。学了陈抟不问世事,笑煞石崇春梦一场。

诗人王九思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王九思

王九思(1468-1551) 明代文学家。字敬夫,号渼陂。汉族,陕西鄠县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选为庶吉士,后授检讨。其间,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陆续来北京,相聚讲论,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史称前七子。..... 查看详情>>

诗人王九思作品: 《午日从游西苑应制》 《南山行寄熊子修》 《渭河泛舟·北渡渭河上》 《浒西庄春日行乐词·渭北神仙府》 《戍楼角·袅袅空中云》 《浒西庄春日行乐词》 《过庆善宫·皇天颇厌乱》 《戍楼角·袅袅空中云》 《春暮叹和对山子》 《闻贼至登寿州南楼野望

《水仙子带过折桂令·归兴》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