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草遮回磴绝鸣銮》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崔橹古诗:华清宫·草遮回磴绝鸣銮更新时间:2019-01-14
注释
华清官:在陕西省临潼县城南骊山西北麓。
回磴(dèng):指华清宫中盘旋曲折的石台阶。回:回旋。
銮(luán):古时皇帝车驾所用的铃,也代称皇帝车驾。
碧殿:豪华的宫殿。碧:碧玉。
寒:凄清荒凉。
倚玉栏干:指杨贵妃。李白《清平调词》·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当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赏牡丹,命李白写新乐章歌咏·。李白即以名花喻杨贵妃的美丽,作《清平调词》三章。
白话译文
荒草遮没盘道听不到玉辇鸣鸾,高树重重掩映着宫殿一片凄寒。
明月无言独自升起又独自落去,再也没有人对月盟誓共倚栏杆。
第一首诗首句“草遮回磴绝鸣銮",从华清宫的磴道写起。入眼便是“草遮”二字。这二字极富特征,它说明华清宫的磴道上不仅仅是生有杂草,而且是杂草丛生,多而且大,已经把磴道给“遮”住了。“绝鸣銮”,是说皇帝根本就不到这里来了。这一句系自为因果句,又是因果倒装句。“绝鸣銮”是因,“草遮回磴”是果。诗人特意将因果倒装,目的是让读者由“果”想“因”,作深长之思。次句“云树深深碧殿寒”,紧承首句,由磴草写到云树。一个“寒”字,语意多关。
首先是点明时令,当在秋天,此有末句“人倚玉栏干”可证。其次,说明皇帝久久不来,若大的宫殿久无人住,自然充满清寒的气氛。再次,昔日这里有皇帝常住,自是一片繁闹景象,而今人去殿空,自然感到心寒。以上二句写骊山磴道、华清宫殿,均为白昼之景。第三句“明月自来还自去",将笔一转,写骊山夜景,并逗出结句“更无人倚玉栏干"。骊山夜空的明月,以前是“自来还自去”,现在仍然是“自来还自去”,这看来并没有什么变化,但以前“明月自来还自去”时,还有“人倚玉栏干",而今却是“更无人倚玉拦干”。今非昔比,物在人亡,感伤。

诗人崔橹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崔橹

崔橹,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据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唐诗故事 .谢诗差幸人原谅-崔橹谢罪诗真是戒..... 查看详情>>

诗人崔橹作品: 《山路木芙蓉·不向横塘泥里栽》 《华清宫·草遮回磴绝鸣銮》 《春日即事·一百五日又欲来》 《柳·风慢日迟迟》 《过蛮溪渡·绿杨如发雨如烟》 《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 《莲花·影欹晴浪势欹烟》 《岳阳云梦亭看莲花》 《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 《有酒失于虔州陆郎中肱以诗谢之

《华清宫·草遮回磴绝鸣銮》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