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饭遗母》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焦饭遗母更新时间:2020-01-02
加点字
①至:到达极点。
②铛(chēng):一种铁锅。贮录:贮藏。
③恒:总是。
④值:碰上······的时候
⑤孙恩:东晋末,孙恩聚众数万,攻陷郡县。后来攻打临海郡时被打败,跳海死。袁府君:即袁山松,任吴国内史(诸侯王封国内掌民政的长官,相当于太守)。
⑥未展:未及;来不及
⑦好:喜欢
⑧遗(wei):留给;赠送
⑨聚:积聚
⑩。敛:收
(11)馁:饥饿
(12)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
(13)贮录:贮藏
译文
陈遗十分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底的焦饭。陈遗在担任郡太守的下属负责文书的官员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焦饭储存起来,返回后送给母亲吃。后来遇上孙恩在吴郡叛乱,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焦饭,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战败了,军队散乱,军人们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由于没有粮食吃,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遗凭借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他孝心的报答。
注释
(1)骊姬:晋献公的宠妃。
(2)卜:用龟甲占卜。
(3)筮:用蓍草占卜。
(4)短:指不灵验。长:指灵验。
(5)繇(zhou):记录占卜结果的兆辞。
(6)专之:指专宠骊姬。渝:变。
(7)攘:夺去。羭(yu):公羊。这里暗指太子申生。
(8)薰:香草。莸(you):臭草。
(9)中大夫:晋国官名。成谋:定好计,有预谋。
(10)大子:太子,指申生。
(11)齐姜:申生的亡母。
(12)曲沃:晋国的旧都,在山西闻喜县东。
(13)胙(zuo):祭祀时用的酒肉。
(14)毒:投毒,放毒药。
(15)祭之地:用酒祭地。坟:土堆。
(16)小臣:在宫中服役的小官。
(17)贼:谋害。
(18)新城:指曲沃。
(19)辞:申辩,辩解。
(20)辩:辩白,追究是非。
(21)被:蒙受,带着。此名:指杀父的罪名。
(22)人谁:谁人。纳:收容,
(23)缢:吊死,
(24)谮(zen):诬陷,中伤。二公子:指重耳和夷吾。
(25)重耳:晋献公的次子,申生的异母弟,后为晋文公。蒲:重耳的采邑,在今山西限县西北。
(26)夷吾:晋献公之子,申生的异母弟,后为晋惠公。屈:夷吾的采邑,在今山西吉县。
(27)士为:晋国大夫。
(28)戚:忧愁,悲伤。
(29)仇:怨。
(30)仇:仇敌。保:守,
(31)守官:在职的官员。废命:不接受君命。
(32)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板》。怀德:心存德行,不忘修德。宗子:周姓子弟。
(33)寻师:用兵。
(34)狐裘:大夫的服饰,尨茸(mengrong):蓬松杂乱的样子。
(35)适:跟从。
(36)及难:等到灾祸发生。
(37)寺人:阉人。披:人名。
(38)校:违抗。
(39)徇:遍告,布告。
(40)祛(qu):袖口。
(41)翟:同“狄”,古时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42)贾华:晋国大夫。
(43)却芮(xirui):晋国大夫。
(44)之:去,往。梁:诸侯国名,嬴姓,在今陕西韩城县南。
(45)秦:诸侯国名,嬴姓,在今陕西凤翔县。幸:宠信。
译文
晋献公从贾国娶了妻子,没生儿子。他和齐姜私通,生了秦穆夫人和太子申生。又在戎娶了两个女人,大戎狐姬生了重耳,小戎子生了夷吾。晋国攻打骊戎,骊戎男把骊姬献给晋献公,回国后生了奚齐,她的妹妹生了卓子。骊姬受到宠爱,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贿赂男宠梁五和东关嬖五,让他们对晋献公说:“曲沃是君王的宗邑,蒲地和二屈是君王的边疆,不可以没有强大的地方官。
宗邑缺乏有力的主管,百姓就不会畏惧;边疆没有有力的主管,就会勾引戎狄侵犯的念头。戎狄有侵犯的念头,百姓就会轻视政令,这是国家的祸患。如果让太子主管曲沃,又让重耳、夷吾主管蒲地和二屈,就可以使百姓畏惧、戎狄害怕,而且可以表彰君王的功绩。”又让这两个人一起对晋献公说:“狄人广漠的土地,如果归属晋国,可以在那里开疆辟土。晋国开疆辟土,不也恰当吗?”晋侯很高兴。夏季,让太子住在曲沃,重耳住在蒲地,夷吾住在屈地。别的公子也都住在边境上,只有骊姬和她妹妹的儿子在绛城。两个五(梁五和东关嬖五)最终和骊姬诬陷了公子们而立了奚齐为太子,晋国人称他们为“两个名叫五的狼狈朋比”。《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当初,晋献公想把骊姬立为夫人,便用龟甲来占卜,结果不吉利;然后用蓍草占卜,结果吉利。晋献公说:“照占筮的结果办。”卜人说:“占筮不灵验,龟卜很灵,不如照灵验的办。再说卜筮的兆辞说:‘专宠过分会生变乱,会夺去您的所爱。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过了十年还会有臭味。’一定不能这么做。”晋献公不听卜人的话,把骊姬立为夫人。骊姬生了奚齐,她随嫁的妹妹生了卓子。
到了快要把奚齐立为太子时,骊姬早已和中大夫有了预谋。骊姬对太子申生说:“国君梦见了你母亲齐姜,你一定要赶快去祭祀她。”太子到了曲沃去祭祝,把祭祝的酒肉带回来献给晋献公。晋献公在外打猎,骊姬把祭祀的酒肉在宫中放了六天。晋献公打猎回来,骊姬在酒肉中下了毒药献给献公。晋献公洒酒祭地,地上的土凸起成堆;拿肉给狗吃,狗被毒死;给官中小臣吃,小臣也死了。骊姬哭着说:“是太子想谋害您。”太子逃到了新城,晋献公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
有人对太子说:“您要申辩。国君一定会辨明是非。”太子说:“君王如果没有了骊姬,会睡不安,吃不饱。我一申辩,骊姬必定会有罪。君王老了,我又不能使他快乐。”那人说:“您想出走吗?”太子说:“君上还没有明察骊姬的罪过,我带着杀父的罪名出走,谁会接纳我呢?”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子申生在新城上吊自尽。 [2] 
骊姬接着又诬陷重耳和夷吾两个公子说:“他们都知道申生的阴谋。”于是,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
(以上僖公四年)
当初,晋献公派大夫士为为重耳和夷吾修筑蒲城和屈城,不小心,在城墙里放进了柴草。夷吾把这件事告诉了献公。晋献公反而责备了士芬。士芬叩头回答说:“臣下听说,没有丧事而悲伤,忧愁必定变为仇怨。没有战事而筑城,仇敌必定来占领。既然仇敌会来占领,又何必那么谨慎呢?在官位而不接受君命,这是不敬,加固仇敌的城池,这是不忠。失去了恭敬和忠诚,拿什么来事奉国君呢?《诗》说:‘心怀德行就是安宁,同宗子弟就是坚城。’国君如果能修德行并巩国宗子的地位,有什么城池比得上呢?三年之后就要用兵,哪里用得着那么谨慎?”士芬退下来后作了首诗说:“狐皮袍于毛蓬松,一个国家有三公,我该跟从哪一个?”
到灾祸发生时,晋献公派寺人披去攻打蒲城。重耳说:“君父的命令不能违抗。”于是他通告众人说:“违抗君命的人就是我的仇敌。”重耳翻墙逃走,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于是逃亡到了狄国。
(以上僖公五年)
鲁僖公六年的春天,晋献公派贾华去攻打屈城。夷吾坚守不住,与屈人订立盟约后出走。夷吾准备逃往狄国,却芮说:“你在重耳之后逃到狄国去,这证明了你有罪,不如去梁国。梁国靠近秦国,而且得到秦国的信任。”于是夷吾去了粱国。
(以上僖公六年)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焦饭遗母》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