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一旅同仇谊》创作背景

朝代:明代诗人:夏完淳古诗:即事·一旅同仇谊更新时间:2020-03-06
《即事三首》是明末诗人夏完淳创作的组诗。三首诗都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恨和雪耻光复的雄心壮志。由于是写作者自己的悲壮而沉痛的经历和感受,又能紧扣当时的环境,流露出强烈的灭清复明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十分感人。
《即事三首》是作者夏完淳于清顺治二年(1646年)参加吴易抗清义军所作。当时南京已陷入敌手,作者之父夏允彝和其师陈子龙已先后兵败殉国。作者身在义军,面对著旌旗号角,怀着无限愤慨之情,写下了这组诗。
注释
⒀一旅:《左传·哀公元年》:“有众一旅”注:“五百人为旅”。
⒁“三秋”一句:公元1644年,明思宗在煤山自缢,1646年作者入吴易义军,前后三年整,故称三秋。故主怀,“怀故主”的倒装句。故主,指明思宗。
⒂“将星”一句:指1645年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死难。将星,古代认为帝王将相都上应天星。左辅,这里指扬州。
⒃“卿月”一句:这里卿月比喻贤臣。中台,星名,三台之一。古代以三台喻三公之位。中台谓司徒,这里指朝廷。此句是指马士英、阮大铖等奸佞当权,朝政败坏,贤良之士尽皆隐蔽。
⒄东阁:语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宾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尘:玷污。宾幕:即幕宾。
⒅西征:潘岳曾作《西征赋》。
白话译文
旅内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三年里,我一直怀念先帝。清兵攻克扬州,一颗将星就此陨落。奸臣当政,贤良之士尽皆隐蔽。自己能力差,不能胜任义军的参谋,惭愧自己没有像潘岳一般的才能。此夜明月高挂,响起军号之声,这是为谁而哀鸣?

诗人夏完淳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14岁随父抗清。..... 查看详情>>

诗人夏完淳作品: 《自叹·功名不可成》 《过横云山·东郊桃李飞如雪》 《桂枝香·西楼》 《古诗·汉女婉娈姿》 《都会八咏·太原》 《咏史杂成口号》 《婆罗门引·春尽夜》 《采桑子·片风丝雨笼烟絮》 《得绝句·玉山颓谢碧云空》 《送别·马秣车已脂

《即事·一旅同仇谊》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