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唐生·贾谊哭时事》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寄唐生·贾谊哭时事更新时间:2020-04-15
注释
1。唐生:即唐衢,河南荥阳人。善为歌诗,意多感发,是白居易《新乐府》诗的最早知音者之一。
2。贾谊: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因为上疏言政事,得到汉文帝赏识。后为大臣所忌,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十二岁去世。哭时事:贾谊《陈政事疏》:“臣窃唯时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3。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哭路歧:阮籍因不满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常常借酒浇愁,或独自驾车出游,每当行至无路可走之时,便恸哭而返。
4。太尉:指段秀实。《旧唐书·段秀实传》记载朱泚谋反叛唐自立,段秀实以笏击打朱泚,并唾面大骂,遂遇害。德宗后下诏赠太尉。
5。尚书:指颜真卿。《旧唐书·颜真卿传》记载,南平郡王李希烈起兵反唐,颜真卿面对李希烈的种种威吓诱逼不为所动,坚决不附从,不久被缢死。
6。大夫:指陆长源。《旧唐书·陆长源传》记载陆长源被不守规定的兵士杀而食之。
7。谏(jiàn)议:指阳城。德宗时官谏议大夫,因为与奸臣裴延龄等对立而被贬。
8。郁郁:忧愁的样子。
9。必尽规:竭力谏诤。
10。虞人箴(zhēn):《左传·襄公四年》记载魏绛向晋侯进言:“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于虞人之箴曰:‘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仆夫。’虞箴如是,可不惩乎?”其时晋侯好田猎,故魏绛引虞人之箴以谏之。
11。骚人辞:指《离骚》等《楚辞》作品。
12。宫律:指音阶乐律,又指齐梁以来的诗歌声律。
13。生民:民众,老百姓。
14。嗤(chī):讥笑。
15。瑟淡:指古琴音节曲调比较简单。
16。云雾:此处比喻奸臣。
17。庶(shù)几:表示愿望的词。天听卑:君主能下听位卑者之言。
18。三十章:指白居易的部分讽喻诗。
白话译文
贾谊恸哭时局的败坏,阮籍恸哭道路的阻塞。
唐生现在也时常恸哭,不同时代有同样的悲哀。
唐生是怎样一个人物?年巳五十,仍然是又穷又苦。
却不悲口中没有饮食,也不悲身上没有衣服。
悲的是忠义沦丧,太悲哀了,就放声痛哭。
段太尉痛击反贼,颜尚书怒叱叛逆。
陆大夫死于强盗,阳谏议贬到蛮夷……
每遇见这一类事件,一哭就跟着流涕。
听到这样的作风,俗人免不了反对。
可怜你头发半白,志气竟没有衰退!
我也是你的同伴,闷闷地干什么事儿?
不能够放声大哭,便创作乐府新诗。
篇篇没有空洞的词藻,句句包含劝谏的意思,
功用超过虞人的箴言,沉痛甚过骚人的歌辞。
不求音韵的高雅,不求文字的奇妙,
只写人民的疾苦,希塑使天子知道。
不能使天子知道,情愿受俗人的嘲笑。
药越好气味越苦,琴越淡声音越稀。
不怕那权豪恼怒,也由他亲朋嘲讥。
人们竟没有办法,硬说我得了狂疾。
每遇到万籁沉寂,或碰上云雾开朗,
只管尽情地高歌,万一能传到天上。
歌和哭虽不同名,却来自同样的感触。
寄给你三十首诗歌,为你作恸哭的词儿。
《议婚》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为组诗《秦中吟十首》的第一首诗。此诗主旨在抒写“富家女易嫁”,“贫家女难嫁”,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重财轻人婚姻观的批评以及对难于出嫁的贫家女的同情。
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前后,白居易创作了组诗《秦中吟十首》。“秦中”是指唐代首都一带地方。诗前小序曰:“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此诗为其中第一首。

诗人白居易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查看详情>>

诗人白居易作品: 《郭虚舟相访》 《早兴·晨光出照屋梁明》 《思子台有感二首》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哭刘尚书梦得·今日哭君吾道孤》 《醉后题李马二妓》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和李澧州题韦开州经藏诗》 《宿东亭晓兴

《寄唐生·贾谊哭时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