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除夜》鉴赏

朝代:明代诗人:袁凯古诗:客中除夜更新时间:2019-01-16
这首诗记写了作者旅居在外的一个除夕夜,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首联点题,开门见山交待了诗人在除夕之夜不能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有感情。诗人本来知道“今夕”是除夕,却开头用一个问句,表现出惊叹之意,今晚是什么日子,为什么他们这些外乡人都在谈论自己的家乡呢。平淡的问语中,显出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接下来更进一层描写作者的感受。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月长”,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亲身感受,过年家家都是合家团聚,而自己却有家不能回,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而自己有儿有女却不能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游子在外,竟连自己的儿女近况如何都不了解,不禁辛酸。这二句虽然写得平平常常,可仔细体味,其中却包含着诗人那种言传不及意会的极大痛苦。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这两句交待出造成游子不幸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元末时期的战争频繁,同时表达出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这句写出了诗人那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感受,别人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而自己却作客居他乡,只能借酒浇愁。但是,柏叶酒也不能消愁去恨。除夕之夜,合家团圆,喜迎新春,而诗人久居他乡,社会仍不安定,妻离子别的痛苦,不能不使诗人“泪千行”。
这首诗语言自然朴实,浅显易懂,音节响亮,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尤其是“看人儿女大,为客岁月长”是世人赞赏的佳句。
注释
①黄浦滩:长江口的上海滩,位于今上海黄浦区,当时还是个小渔港;
②寒城:明朝时的松江府,即今天的上海。
译文
傍晚的黄浦江,春潮初涨,波涛汹涌,与天相接。夜幕降临,寒气生发,笼罩在夜幕下的松江府,就像在淡淡的雾中一样若隐若现,岸边的柳树随风摇曳,如烟般迷蒙。月亮将落而未落,水底的鱼儿溯潮而上,触网被捕。潮水即将上涨而未涨,渔民准备趁着潮水,放船出海。

诗人袁凯资料

鉴赏作者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查看详情>>

诗人袁凯作品: 《古意·陶潜不愿仕》 《无题·门外青青草》 《夜至瓜洲·瓜洲人家灯火微》 《古意·蓐食出门去》 《日莫即事·茅屋秋来破不胜》 《赋许思敬真率朝》 《独坐荒园·独坐荒园生事微》 《上已日饮朱叔重东园》 《马氏西园宴别吴进士善卿》 《赋梅花清梦·江头陇畔忽经行

古诗《客中除夜》的名句翻译赏析

《客中除夜》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