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四时各平分》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韩愈古诗:苦寒·四时各平分更新时间:2020-03-31
《苦寒》记载了一次极严重的天气反常现象,即倒春寒;并借倒春寒对当时的奸臣卢杞和宦官专权进行了极为猛烈的讽刺与批判。韩愈以独特的想象力、夸张的手法让寒意浸透诗歌各处,他尽一切可能夸张形容严寒的可怖、可恨。以麻雀受不了奇寒的折磨,宁愿被射死煮熟来显现突出北方天寒,又遇天奇降大雪的极冷,以抒写诗人此时在天寒中的苦楚。
全诗分前后两个部分,“淫泪何渐渐”之前为第一部分,叙述了倒春寒的种种征象和严重后果。诗人当时可能是四门博士,或者正待官在家。被冻得“五藏难安恬”“中宵倚墙立”,不能入睡,泪流满面。并由此对天地神灵,日月星辰的运行,季节反常的原因,动植物的生死等等,生出许多遐想,进而联系到德宗宠信卢杞,任由排斥百官。德宗晚年出于对朝臣的猜忌,开始大力依靠宦官,致使在代宗时被打下去的宦官势力重新抬头,不但把持了朝政和宫市,还操持军权。韩愈在朝反对宦官专权,在外反对藩镇割据,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用“隆寒夺春序”讽刺权奸和宦官专权;用日月畏怯““不能活乌蟾”讽刺德宗纵容宦官把持宫市;用“草木不复抽”,“生类恐尽歼”喻卢杞和宦官专权下的朝廷政治局面,正直善良、才高有为的官员纷纷遭受迫害。诗的后半部分在表明对春天渴望的同时,表明了对仁君和贤相的渴望,渴望他们协调致,治理好朝政,把恩泽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普惠人间。
诗中又以“梅盐”表明作者的尽忠之心及才智文华。此外,诗中多处古典辞藻及人名、地名无疑是出众才华、文辞富丽的象征。“褰旒去耳纩,调和进梅盐。贤能日登御,黜彼傲与俭”,前一句虽意在对君主身上的打扮做一番描述,实则印证了后一句的“梅盐”之臣的调和作用的重要性。正因如此,诗人具有贤能荣登朝堂,却又总是遭到罢黜,君主身旁仍是悭吝的小人。此处无疑表现出诗人的不满与愤怒,更是对当朝不平之事、朝堂腐败的写真。因此,韩愈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经历的体现,更是社会现实的写照。
此诗借三月大雪侵害万物生长,破坏人们生活,比赋隐刺权臣误国,朝廷失政。用狠重奇险之笔,抒发了他鲜明的爱憎感情。他对自己不能尽力佐政抚民感到内疚;期望和煦的阳光施惠于万物;自谓为政于民死而无憾。从艺术上看,这首诗是韩愈着力镶刻的代表,表现了韩诗锐思镵刻,字带刀锋,怪怪奇奇,狠重奇险的诗境,是韩诗从思想上笔涉朝政,艺术上走向奇崛风格,从杜诗中奇险处推扩奥衍,辟山开道,自树一家新风的标志。
《芍药·浩态狂香昔未逢》是唐代诗人韩愈著有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题名是《芍药》。是诗人长久凝视,细致观察芍药花的形态,从而掌握芍药花的特征写出的诗作。

诗人韩愈资料

赏析作者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 查看详情>>

诗人韩愈作品: 《双鸟诗·双鸟海外来》 《琴操·别鹄操》 《赠河阳李大夫》 《琴操·岐山操》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入关咏马·岁老岂能充上驷》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昼月·玉碗不磨着泥土》 《花岛·蜂蝶去纷纷》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苦寒·四时各平分》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