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以命保琅玕》注释译文

朝代:现代诗人:谢觉哉古诗:老农以命保琅玕更新时间:2020-10-20
①琅玕:即竹子。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②陈永青:湖南人,谢老在延安时该同志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秘书。建国后,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工作,曾任副局长,与谢老交往甚密。
③南竹山(勒家河):在湖南。
④爱社:指当时的人民公社。
⑤斑斓:色彩交错,鲜明烂灿貌。此处指竹笋长得碧绿茂盛,充满生机。
从1958年以后,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全国普遍刮起了五风: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强迫命令风、高指标的浮夸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风。特别在大炼钢铁运动中,全民炼钢,甚至砸锅找铁;没有燃料就乱砍乱伐,使大批农田荒废,森林遭到破坏。
到了1963年3月,陈永青告诉谢老,他下乡去调查研究、解决五风时了解到,在乱砍乱伐中也涌现出好人好事,那就是湖南勒家河南竹山的一位老农以自己的生命保护了自己精心管理的天心竹林。当有人要砍伐时,老人说:“你们要砍竹子先砍了我。”结果这片竹林得以保存下来。谢老听后,十分赞扬这位老农,又欣然写下了这首真情的颂诗。这首诗爱憎分明、理直气壮地讴歌了敢于顶风而上、将自己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保护竹林的老英雄,严厉批评了县乡干部瞎指挥、强迫命令乱砍乱伐的错误做法,表明作者对当年“左”倾思潮泛滥的批评态度和鲜明的政治立场。诗仅四句,明白如话,“爱社抗风”字字闪光;“愧杀”二字活化出县乡于部无地自容的窘态。最后一句包含钦佩的深情,寄予无限的希望。表面是写竹林,实质也是对全社会的期望。谢老不只一次说过:“前人栽树,后人遮阴,栽树不只是为我们这一代计”;“看看过去,比比现在,想想将来。”

诗人谢觉哉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谢觉哉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查看详情>>

诗人谢觉哉作品: 《和林老自寿诗次韵》 《南泥湾纪行·偶题》 《慰问边防将士为解放军画报作》 《哭甘泗淇同志》 《在范亭处谈毛主席的思想方法》 《调寄望江南·忆应蕙兰》 《次韵答钱太微叟赠诗》 《访杏花村·逢人便说杏花村》 《南泥湾纪行·探梢沟》 《晨起偶成

《老农以命保琅玕》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