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伯改字》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洪迈文言文:李泰伯改字更新时间:2018-10-22
注释
(1)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他谥“文正”,故世称范文正公。
(2)守:做……太守
(3)桐庐:古地名,今浙江桐庐市
(4)始:开始
(5)记:传记
(6)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
(7)三:指多次
(8)叹:赞叹
(9)名:扬名
(10)某:我
(11)妄:胡乱地
(12)辄:动词,独断专行
(13)成:成就
(14)盛:大
(15)瞿然:惊讶的样子
(16)握手:拱手
(17)扣:通“叩”,询问
(18)于:对
(19)溥(pǔ):广大
(20)趢趚(lùsù):局促不畅
(21)凝:注意力集中
(22)殆:几乎
翻译
范仲淹在桐庐做太守的时候,最早在钓鱼台建了一个严先生祠堂(纪念严光),自己做了一篇记文,文章内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范仲淹)将传记及歌词写完后,拿它给南丰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之后,回味赞叹不止,站起来说: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必将会在世上成名,我就随意改动一个字,使歌词更完美;范公很高兴地拱手请教。(李泰伯)说:云山江水那一句,意义和文字很大很深,用他来修饰“德”字,好象有点局促了,我想把“德”字换“风”字,你看怎么样啊?范公坐在那里点头,几乎要下拜!
《稼轩记》是南宋文学家洪迈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由建园情形及于园宅主人,再及于宅主与作者的关系,着意赞扬了辛弃疾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志向和才干;并提出希望:应以民族大义为重,而不要以个人进退为限,语重情长,用意良深。文末想象:他日辛侯杀敌报国,“锦衣来归”,作者前往聚会,主客“曲席而坐,握手一笑”情景,十分生动感人。这篇散文叙事写景,构思缜密,语言精炼,生动形象。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江西信州上饶郡(今江西上饶)城北灵山下所建成的新居,名为“稼轩”。辛弃疾认为,人生应该勤奋,并以田间劳作为先,所以用稼轩作为自己的号。这篇文章就是作者为此而作的文章。

诗人洪迈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洪迈

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副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 查看详情>>

诗人洪迈作品: 《琵琶亭·香山居士头欲白》 《有怀大兄正字》 《呈周宰·珍藂压朝露》 《送王龟龄自著作丞外补》 《坐睡·坐久睡屡兀》 《野处亭·莫厌攻台万杵声》 《用退之韵赋新霁》 《夜遇异人·饶廷直》 《临江仙·绮席流欢欢正洽》 《送制置使王刚中帅蜀

《李泰伯改字》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