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传》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房玄龄文言文:刘伶传更新时间:2018-09-30
刘伶,字伯伦,是沛国人。身高六尺,容貌很丑陋。放纵情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意。淡泊而沉默少言,不随便(与他人)交往,和阮籍、嵇康相遇,便欣然神会,携手共入山林。起初不以有无家产为意。刘伶常乘着鹿车,携一壶酒,使人扛着铁锹跟随,对这人说:“死了就把我埋了。”他不在乎形骸就到了这样的地步。刘伶曾经有一次渴得厉害,就向妻子要酒喝。妻子倒掉酒砸毁酒器,哭着劝他说:“你喝酒太多了,这不是养生的方法,一定要戒掉。”刘伶说:“好!但是我不能制止自己,只有向鬼神祷告并自己发誓。你可以准备酒肉(让我求神发誓)。”妻子听从了他的建议。刘伶跪下来祈祷说:“天生我刘伶,以酒为名。一次要喝一斛,喝五斗才能消除酒瘾。妇人之言,千万不能听。”仍然喝酒吃肉,不一会又醉倒了。刘伶曾经喝醉了与人争执,那人拉住他的衣服挥拳相向。刘伶慢慢地说:“我瘦的像鸡肋一样,不能使你的拳头舒服。”那人就笑着停止了。
刘伶虽然醉酒狂傲放纵,但禀赋不差。他未曾把自己的精力放置在写作上,仅写了《酒德颂》一篇。文章说:有一个大人先生,他把天地作为一天,把万年作为片刻,把日月作为门窗,把八荒作为庭廊。他行走没有车印足迹,居住没有房屋,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放纵自己的心意,任意去自己所想去的地方。他停下来就拿起酒杯,行走时就带上酒壶,只专心于喝酒,哪里还知道其他的事。有贵人公子、缙绅处士,听到风声,议论他所做的事,就挥起衣袖,绾起衣襟,张目怒视,咬牙切齿,陈说礼仪法度,是非纷纷。先生在这个时候还捧着酒瓮,抱着酒槽,衔着酒杯,喝着浊酒。抖动胡须,展开两足而坐,枕着垫着酒曲和酒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昏昏沉沉地喝醉,恍然而醒。安静地听,也听不到雷霆之声;仔细地看,也看不见泰山之形。既感觉不到切身寒暑(的变化),也(感觉不到)利欲感情。他俯视万物,纷扰的样子就像江海上漂流的浮萍。两个有钱有势的人侍立在旁边,也只像蜾蠃和螟蛉。
刘伶曾任建威参军。泰始初上对策,竭力提倡无为而治。同辈的人都因考核优秀而升迁,唯独刘伶因无所作为而罢官。最后因为年岁大而去世。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省彭山县)。他的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侯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候就讲学忘记疲劳,并且像对待老师一样侍奉拜谯周。,被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和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才华的人)。
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
皇帝看了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不是图有虚名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后来(他的祖母)刘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又问“孔明的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的道理很好。
(后来)到外地做温县的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作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作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我这人也有心里话,说来话长。做官却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哪会正确啊!”武帝对此很生气,(识相的)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

诗人房玄龄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后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 查看详情>>

诗人房玄龄作品: 《晋书·颐和转》 《邓攸传》 《褚翜传》 《晋书·苟崧传》 《卫瓘传》 《晋书·谢安传》 《王戎传》 《虞溥传》 《郭文传》 《何充传

《刘伶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