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世隆传》注释译文

朝代:魏晋诗人:陈寿文言文:柳世隆传更新时间:2018-09-12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县人。世隆年轻时就有风采气度。伯父名元景,在宋大明年间任尚书令,特别赏识他宠爱他,超过了对自己的几个儿子。向宋孝武帝推荐世隆,得到召见。孝武帝对元景说:“你往年凭虎威的称号治随郡,现在再把这个称号授给世隆。”元景被景和帝杀害,世隆因为在外地得以幸免。
泰始初年,各州反叛,世隆因为家族的冤屈靠明帝得到昭雪,就在郡起兵。聚集万人,突然前进到襄阳的万山,被孔道存打败,人都逃散,他一人幸免于难,隐藏在民间,乱事平定了才出来。回朝任尚书仪曹郎,明帝嘉奖他的忠义之心,下诏书提拔他为太子洗马。
当时世祖是长史,他与世隆交情很好。这时朝廷怀疑、畏惧沈攸之,秘密进行戒备,府州的武器,平常都有积蓄。世祖将下京都,刘怀珍对太祖说:“夏口是军事重地,应选适当的人镇守。”太祖采纳了这个意见,给世祖写信说:“你已经要进入京都了,就应该选一个兼具文武之才的人,世隆就是这样的人啊。”升明元年冬,沈攸之反叛。沈攸之乘着快船使数百人跟随,先于大军屯驻在白螺洲,坐在胡床上望着自己的军队,面带自得之色。已到郢城,认为郢城力量弱小不值得攻打,派人告诫世隆说:“奉太后命令,要暂时回京都。你既是共同辅国,应想得到这其中的意思。”世隆派人回复说:“东下的大军,早就承蒙你照顾。郢城是个小城,只不过能自保而已。”攸之要离开,世隆派兵到西渚挑战,攸之果然发怒,令众军上岸烧了外城,筑起工事来进攻,他看着身边人说:“凭这样的强大实力来攻城,什么城攻不破!”日夜攻城,世隆随机应变进行抵抗,敌众都败退了。
世隆年轻时建立功名,晚年专门以谈论玄理为事。在朝不参与政务,只是垂帘弹琴而已,风度气韵清淡致远,很得世人称誉。因病辞职,改授卫将军,不受,转任左光禄大夫,侍中职务不变。永明九年去世,终年五十岁。
典韦,陈留己吾人。他相貌魁伟,体力过人,有志气节操、好行侠仗义。襄邑的刘氏与睢阳的李永结下仇怨,典韦想要为刘氏报仇。李永原是富春县令,家中戒备森严。典韦乘着车,带着鸡和酒,假扮成前去问候李永的人,大门打开后,他怀揣匕首冲进去杀了李永,还杀死了李永的妻子,然后慢慢走出门,取回车上的刀戟,步行离开李永家。李永的住处靠近集市,整个集市的人都震惊了。有几百个人追赶典韦,但又不敢考近。典韦走了四五里,遇到他的伙伴,辗转拼战才得以脱身。由此典韦被豪杰所识。
初平年间,张邈发动义兵,典韦作为士兵,隶属司马赵宠。军队的牙门旗又长又大,没人能举得动,典韦一只手就把它举了起来。赵宠对他的才干和力气很是惊讶。后来典韦又归属夏侯惇,数次杀敌有功,升为司马。太祖在濮阳讨伐吕布。吕布的别支部队屯兵于濮阳西面四五十里的地方,太祖夜间偷袭,到天亮时打败了敌军。还没来得及撤军,就遇上了吕布的救兵赶来,从三面进攻曹军。当时吕布亲自搏战,从早晨到下午双方交战几十回合,相持不下形势危急。太祖招募冲锋陷阵的勇士,典韦抢先应募,率领应募的几十人,身穿几层衣服双层铠甲,丢掉盾牌,只拿长矛撩戟。这时西面告急,典韦前去抵挡,敌军乱箭齐发,箭如雨下,典韦视而不见,对其余人说:“敌人距我十步时,再告诉我。”众人说:“十步了。”典韦又说:“五步时再告诉我。”众人都害怕了,大声疾呼:“敌人来了!”典韦手持十多支戟,大呼而起,抵挡者无不应手而倒。吕布率领众人撤退。正值天色已晚,太祖才得以撤退。太祖任命典韦为都尉,安排在自己身边,让他带领亲兵几百人,常绕大帐巡逻。典韦本人强壮勇武,带领的人又都是挑选出来的精兵,每次作战,经常是最先攻陷敌阵。典韦被升为校尉。他性格忠厚谨慎,经常白天在太祖身边侍立整日,夜晚在大帐附近歇息,很少回到自己的住处。他他喜好酒食,吃喝都是别人的两倍,每次太祖赐他酒食,他总是纵情吃喝,在旁侍候之人相继给他端酒添菜,需要几个人才能供应得上,太祖认为他非常豪壮。典韦好用大双戟和长刀等兵器,军中给他编了顺口溜说:“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太祖征伐荆州,抵达宛城,张绣出城投降。太祖非常高兴,邀请张绣和他的将领,设宴庆贺。太祖挨座敬酒时,典韦握着大斧站在背后,斧刃径宽一尺,太祖每到一人面前,典韦就举起大斧盯着他。直到酒宴结束,张绣和他的将帅都没人敢抬头看典韦。十几天后,张绣谋反,偷袭太祖大营,太祖应战失利,带着轻装骑兵退去。典韦在营门中迎战,叛军无法攻入。他们就分散开来从别的门一齐进攻。当时典韦手下的校尉还有十多人,全都殊死搏斗,无不以一当十。叛军先后涌来越聚越多,典韦用长戟左右攻击,一叉过去,就有十几支矛被击断。他的手下死伤殆尽。典韦也身受几十处伤,只得与敌人短兵相接,敌兵想上来活捉他。典韦用双臂挟住两个敌兵将他们杀死,其余的兵贼不跟上前。典韦又冲上前去突击敌人,杀死数人,伤势加重,双目圆睁大骂而死。敌人这才敢上前去,割下他的头,互相传看,全军又都来看他的躯体。太祖退驻到舞阴,听闻典韦战死,痛哭流涕,招募人偷偷取回他的尸体,亲自前去哀悼,并派人将他送回襄邑安葬,任命他的儿子典满为郎中。太祖每次经过襄邑,常用中牢的礼仪来祭奠他。太祖思念典韦,任典满为司马,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曹丕即王位,任命典满为都尉,赐予他关内侯的爵位。

诗人陈寿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陈寿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 查看详情>>

诗人陈寿作品: 《刘璋传》 《柳世隆传》 《朱异传》 《辛毗传》 《周泰传》 《黄忠传》 《秋日武陵客舍写怀》 《徐奕传》 《邴原传》 《郭淮传

《柳世隆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