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武昌·黄鹤楼前鹦鹉洲》创作背景

朝代:元代诗人:揭傒斯古诗:梦武昌·黄鹤楼前鹦鹉洲更新时间:2021-02-15
《梦武昌》是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前六句写景,显得苍茫悠远;后两句抒写思故人归林泉的情怀,韵味恬淡而又耐人思索。此诗抒写了武昌的山川之壮美以及风土之奇异,表达了作者对故土与故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瑰丽,风格凝重,显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作者青年时期曾漫游湘汉,结交了一批文人学者,并受到湖南、湖北道的执政赵淇、程钜夫、卢挚等人的赏识,后来即由程钜夫、卢挚推荐,入翰林院任编修。因此,他对武昌旧游十分怀念。此诗也写于这样的背景下,以“梦武昌”为题,全诗所写皆梦中情景,亦即“昔时游”情景。
注释
1.黄鹤楼:三国时吴国所建的楼名,历代屡有兴毁。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黄鹤,即黄鹄。鹦鹉洲:在今武汉市西南长江中,但今鹦鹉洲已非宋以前故地。
2.浑似:全似。昔时游:揭傒斯曾在大德四年(1300)前后从江西北上湘、汉间游历,时年二十多岁。
3.三湘:湘水从发源至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这里代指今湖南一带地。
4.七泽:泛指鄂、湘各地的湖泊。司马相如《子虚赋》:“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
5.鼓角句:谓军队的战鼓声、号角声雄壮深沉,传得很远,震撼楚国大地。
6.乱:交错。维舟:系船。
7.看白鸥: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谓将与鸥鸟订盟同住水云之乡。这里用看白鸥表示羡慕鸥鸟的自由飞翔,向往归隐林下。
白话译文
一梦回到黄鹤楼跟鹦鹉洲,又同昔日那般游玩了一番。
苍山深入到三湘的大路间,落日铺满了七泽的水面。
傍晚城头鼓角声齐响,遥传四方、撼动大地;人们系舟江浜之时,千帆万樯排列得高下参差,令人目不暇接。
昔日朋友虽然都在但因分散而难聚首,只能独自面向南池看那白鸥嬉戏。

诗人揭傒斯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揭傒斯

揭傒斯(1274年6月10日-1344年8月19日),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江右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 查看详情>>

诗人揭傒斯作品: 《送袁先辈之旴江》 《沈逸人东观招饮山馆》 《女儿浦歌·女儿浦前湖水流》 《刘承旨父大司徒邢国公庆九十应制》 《潇湘八景图卷·平沙落雁》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 《新安许氏兰秀轩》 《南康夜泊闻庐阜钟声》 《自盱之临川早发》 《春日杂言·五岁能读书

《梦武昌·黄鹤楼前鹦鹉洲》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