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秋登太华山绝顶》赏析

朝代:明代诗人:李攀龙古诗:杪秋登太华山绝顶更新时间:2017-07-24
该诗意境开阔,写景抒情,豪放而含蓄,颇能表现新颖的面目。
诗的首联没有正面描写出山势的高耸,峰峦的多奇,而用一反诘语,烘托出山势雄伟壮观,运用了现实与神话,渲染和比拟相结合的写法。太华山即西岳华山,雄峙于渭河平原之南,海拔近两千米,有壁立千仞之势。首句用夸张格,作者突发奇想,把现实与神话沟通,说登上太华山绝顶,所见一片隐约之状:似实似虚,虚实相生;疑真疑幻,真幻莫辨。
颈联照应“绝顶”二字,言登上顶峰后极目远眺之景,秦川开阔,秋色一望无余,天晴气爽,红日西悬,景色奇绝。
尾联直抒登临揽胜之情,用抑扬对照的方法赞叹了自然界的伟力、造化之功,同时也抒发了面对这伟力、造化的自愧之情,收笔深沉。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诗人李攀龙资料

赏析作者李攀龙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 查看详情>>

诗人李攀龙作品: 《泾州·回磴层云上》 《送包大中长芦知事》 《郡城楼送明卿》 《吴使君自邵武之高州》 《古诗后·浮云何冉冉》 《寄吴明卿·梁园高宴日纷纷》 《琅琊王歌·炎天五六月》 《人日同元美子与公实集子相宅得寒字》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