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 > 刘因 > 辋川图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辋川图记

朝代:元代作者:刘因更新时间:2021-01-27
是图,唐、宋、金源诸画谱皆有2,评识者谓惟李伯时山庄可以比之3,盖维平生得意画也。癸酉之春4,得观之。唐史暨维集之所谓“竹馆”“柳浪”等皆可考5,其一人与之对谈或泛舟者,疑裴迪也江山雄胜6,草木润秀,使人徘徊抚卷而忘倦,浩然有结庐终焉之想7,而不知秦之非吾土也8。物之移人观者如是9。而彼方以是自嬉者10,固宜疲精极思而不知其劳也11。
呜呼!古人之于艺也,适意玩情而已矣若画12,则非如书计乐舞之可为修已治人之资13,则又所不暇而不屑为者14。魏晋以来,虽或为之,然而如阎立本者15,已知所以自耻矣16。维以清才位通显17,而天下复以高人目之18,彼方偃然以前身画师自居19,其人品已不足道。然使其移绘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之精致20,而思所以文其身21,则亦不至于陷贼而不死,苟免而不耻22。其紊乱错逆如是之甚也23。岂其自负者固止于此,而不知世有大节,将处己于名臣乎24?斯亦不足议者。
予特以当时朝廷之所以享盛名25,而豪贵之所以虚左而迎26,亲王之所以师友而待者,则能诗能画、背主事贼之维辈也如颜太师之守孤城、倡大义27,忠诚盖一世,遗烈振万古,则不知其作何状。其时事可知矣28!后世论者,喜言文章以气为主29,又喜言境因人胜30,故朱子谓维诗虽清雅31,亦萎弱少气骨32;程子谓绿野堂宜为后人所存33,若王维庄,虽取而有之可也34。呜呼!人之大节一亏35,百事涂地36,凡可以为百世之甘棠者37,而人皆得以刍狗之38。彼将以文艺高逸自名者,亦当以此自反也39。予以他日之经行,或有可以按之,以考夫俯仰间已有古今之异者,欲如韩文公《画记》40,以谱其次第之大概41,而未暇,姑书此于后,庶几士大夫不以此自负42,而亦不复重此,而向之所谓豪贵王公,或亦有所感而知所趋向焉43。
三月望日记44。

刘因资料

辋川图记作者刘因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元雄州容城人,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元灭南宋,他屡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至元十九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 查看详情>>

刘因古诗代表作品: 《和咏三良·江山错如绣》 《寒食道中·簪花楚楚归宁女》 《庚辰元日·曾记西湖酒一卮》 《明河秋夕图·明河澹澹纵复横》 《醉梨·白雪春香洗未残》 《宿洪崖观·云山不受壮心降》 《南乡子·张彦通寿》 《吴山夜雪图·江南无寒岁》 《海南鸟·越鸟群飞朔漠滨》 《书堂旅夜·少小抱孤苦

辋川图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此文借记《辋川图》阐述自己的见解,把议论、记叙、描写、抒情很好地结合起来,尤其通篇对比,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而突出了“大节一亏,百事涂地”这一观点。开篇先以北宋画家李伯时之佳作《山庄》与唐朝诗人王维的得意之作《川图》相媲美,这是从画面的艺术角度做对比,突出《辋川图》美学价值之高。尔后又以精炼之笔描绘评述...'

查看详情>>

注释1.辋川图:唐代王维所作的单幅壁画,原作已无存,现只有历代临摹本存世。2.是:此。金源:指金朝。3.李伯时:名公麟,宋代著名画家,画有《龙眠山庄图》.4.癸酉: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5.唐史:指新旧两《唐书》。维集:王维诗文集《王右丞集》。竹馆、柳浪:均为王维辋川别业中的景物.6.裴迪:唐代诗人,关中人,曾与王维等隐居终南山7.结庐终焉:于此筑...'

查看详情>>

《辋川图记》是元代理学家刘因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由图本身写起,先赞其画面优美,能移人心志。继而引出议论:高超的画艺仅是小技,与士大夫修己治人的大节无关,并以王维本人在被俘以后降贼失节的经历为佐证。批评王维在安史之乱中接受伪职、后来又以名臣自居的行为,歌颂了因抗敌而英勇献身的颜真卿。全文用典简洁明了,笔势摇曳多姿,运...'

查看详情>>

文言文《辋川图记》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田子方教育子击》 - - 无名氏 - -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
  • 文言文《盗跖》 - - 庄子 - -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
  • 文言文《赵孟頫过扬州》 - - 无名氏 - - 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意者。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酒半,出纸笔求作春题。子昂援笔书云:“...
  • 文言文《张邈传》 - - 陈寿 - - 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也。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太祖、袁绍皆与邈友。辟公府,以高第拜骑都尉,迁陈留太守。董卓之乱,太祖与邈首举义兵。汴水之战,邈遣韂...
  • 文言文《论语七则》 - - 佚名 -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踰 同:逾)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
  • 文言文《温纯传》 - - 朱由检 - - 温纯,字希文,三原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屡迁兵科都给事中。倭陷广东广海卫,大杀掠而去。总兵刘焘以战却闻,纯劾焘欺罔。时方召焘督京营,遂置不问。黔国公沐朝弼有罪,诏...
  • 文言文《金履祥传》 - - 宋濂 - -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比长,益自策励。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基则学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者也。自是讲贯...
  • 文言文《张士逊传》 - - 脱脱 - - 张士逊,字顺之,阴城人。淳化中举进士,为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都,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笫一也。”改襄...
  • 文言文《韦陟传》 - - 欧阳修 - - 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人。父安石晚有子,及为并州司马,始生陟及斌,俱少聪敏,颇异常童。神龙二年,陟始十岁,拜温王府东阁祭酒,累迁秘书太堂丞,有文彩,善隶书,辞人、秀士已游其门...
  • 文言文《刘辅传》 - - 班固 - - 刘辅,河间宗室人也。举孝廉,为襄贲令。上书言得失,召见,上美其材,擢为谏大夫。会成帝欲立赵婕妤为皇后,先下诏封婕妤父临为列侯。辅上书言:“臣闻天之所与,必先赐以...
  • 文言文《孟母戒子》 - - 无名氏 - -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愃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
  • 文言文《牛缺遇盗》 - - 吕不韦 - - 牛缺居上地,大儒也。下之邯郸,遇盗于耦沙之中。盗求其橐中之载则与之,求其车马则与之,求其衣被则与之。牛缺出而去。盗相谓曰:“此天下之显人也,今辱之如此。此必...
  • 文言文《匈奴列传》 - - 司马迁 - -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扆、驴、骡、駃騠、騊駼、驒騱。逐水草迁...
  • 文言文《项羽本纪》 - - 司马迁 - -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 文言文《论盛孝章书》 - - 孔融 - - 岁月不居(1),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2)为始满,融又过二(3)。海内知识,零落(4)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5)困于孙氏,妻孥(6)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
  • 文言文《优孟马谏》 - - 司马迁 - -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黙,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髃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
  • 文言文《解嘲》 - - 扬雄 - - 客嘲扬子曰:“吾闻上世之士1,人纲人纪2,不生则已,生则上尊人君,下荣父母3,析人之珪4,儋人之爵5,怀人之符6,分人之禄,纡青拖紫7,朱丹其毂8。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
  • 文言文《范式传》 - - 无名氏 - -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
  • 文言文《楚绝齐齐举兵伐楚》 - - 刘向 - -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陈轸谓楚王曰:“王不如以地东解于齐,西讲于秦。”楚王使陈轸之秦。秦王谓轸曰:“子秦人也,寡人与子故也,寡人不佞,不能亲国事也,故子...
  • 文言文《五帝本纪赞》 - - 司马迁 - -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