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数间茅屋镜湖滨》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陆游古诗:暮春·数间茅屋镜湖滨更新时间:2021-05-23
全诗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前两句,诗人概述归家后生活的清贫。陆家世代诗书传家,藏书丰富,但生活比较清贫,陆游曾这祥描述过他家的生活:“回朝遇主终身困,八世为儒举族贫。”陆游本人虽然多年为宦,但没有什么积蓄,“出仕三十年,不殖一金产”,这次罢官回家只能增修十余间茅屋而已,经常衣食不足,“万卷藏书不救贫”既是诗人对一家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满含辛酸的自我解嘲。
第二层是中间四句,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读书生活。“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畅候的变化周而复始,岁月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诗人抓住有特征的物候变化,一鸟一花,一动一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在这样的变化中诗人是如何渡过的呢?“开编喜见平生友”,诗人在读书中找到了寄托。他曾经在《书巢记》一文中这样写道:“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回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未尝不与书俱。”读书成了诗人生活的重要部份,打开书本古圣先贤,良师益友都在眼前,诗人的生活、诗人的感情都与书本交织在一起。这句诗照应了第二句中的“万卷藏书”四字。在与书为伴的过程中,岁月天天流逝,人也一天天衰老,“照水惊非曩岁人”正巧妙地写出了这种变化,一个“惊”字写出了诗人对岁月催人老的慨叹。这一句照应了第一句中的“镜湖滨”三字。
第三层是末两句,诗人以自嗨的口气抒发了自己抗敌报国的豪情。尽管诗人罢官归家,退居林下,且已年逾古稀,贫病交加,但灭胡的雄心尚在,自己也曾登高远望,慷慨悲歌,希望能够舍身报国,但这只是空想而已。多少年来陆游直言敢谏,上书陈词,主张抗战忧国忧民,却遭到权贵们的猜忌,屡受排挤打击因而这“自笑”二字饱含着诗人辛酸的自嘲,意味深长,既表现了诗人执着深厚的爱国感情,又流露了壮志难酬的郁闷感叹,还间接地揭露了权贵们苟安妥协的嘴脸。
《蹭蹬》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这首诗中陆游回顾一生坎坷经历,面对如今虚度光阴,等待衰老的境况,抒发了为国效命的志愿,和报国无门的悲哀。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此诗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当时诗人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回顾一生,感慨万千,情绪激昂,于是写下此诗。

诗人陆游资料

赏析作者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 查看详情>>

诗人陆游作品: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玉壶亭·玉壶亭上小徘徊》 《立春前七日闻有预作春盘邀客者戏作》 《秋兴·成都城中秋夜长》 《樵夫·酸澀涧边果》 《湖上秋夜》 《神君歌·泰山可为砺》 《思蜀·白帝城边八阵碛》 《夜雨思栝苍游》 《对酒·断简残编不策勋

《暮春·数间茅屋镜湖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