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流年春梦过》创作背景

朝代:元代诗人:元好问古诗:木兰花慢·流年春梦过更新时间:2021-01-15
《木兰花慢·流年春梦过》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概述了词人半生的思想发展过程,表现出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词中讲到词人早年仗文武之才,“漫思为世用”,但看到金末社会衰败的景象而意志消沉,决定归隐终世,最后又衰叹自己生不逢时,不能尽展其志,表现了词人面对黑暗现实而产生的隐与仕的矛盾心情。全词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意境壮阔而又悲凉。
金宣宗元光元年(1222)三月,词人入汴京应试而登进士第,但没就选而回嵩山居处。同年春与李献能游孟津,该词便是在游孟津时所作。
注释
⑴木兰花慢: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乐章集》入“南吕调”,一百零一字,前片五平韵,后片七平韵。
⑵孟津: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洛阳东北。官舍:官吏所住的房舍。
⑶钦若、钦用昆仲:指李献卿(李献能仲兄)、李献甫(李献能从弟)兄弟二人,当时皆以文学闻名,兄弟二人与元好问同登兴定五年(1221)进士。昆仲,兄弟,长曰兄,次曰仲。
⑷流年:光阴,年华。春梦:春天作的梦。因春天好(hào)睡,梦境容易忘失,故以春梦比喻短促易逝的事。
⑸书剑:书、剑为文人随身携带之物,因以指文人生涯。
⑹西州:指当时名城长安。
⑺得意江山:使人快意的壮美江山。
⑻十千沽(gū)酒:指买的好酒。语自李白《将进酒》:“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句。此代指在长安仗剑游侠,裘马轻狂的生活。
⑼著(zhuó)处:随处,到处。
⑽天也老: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句。
⑾“尽消沉”句:此句化用李白《将进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句。
⑿“落日”句:此句化用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意境。霸陵原,在陕西西安东,因汉文帝陵墓在此,故称。
⒀“野烟凝”:此句化用王维《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诗意境。凝碧池,唐代禁苑池名,在洛阳西内苑。
⒁风流:放逸,风雅。
⒂菟(tù)裘(qiú):古邑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泰安东楼德镇。后世称封建士大夫年老退隐的处所为菟裘。
⒃射虎南山:用李广事。
⒄腾踏:飞腾。
⒅黄尘道:指仕途。
⒆王粲(càn)登楼:东汉末年王粲避祸荆州依附刘表,却不受重用,作《登楼赋》抒抑郁思乡之情。 
白话译文
在孟津的官舍,写给李献卿、李献甫兄弟以及长安的朋友。
光阴就像春天梦一样很快流逝,还记得年少时身怀抱负,去长安考取功名。面对着壮美江山,饮酒作乐,到处游玩。国家兴亡的事,上天也会为此事衰老,都是让人忧心。霸陵原上、凝碧池头都是一片衰败的景象。
纵然是想放逸快活的生活,终究会是老去。纵然老去也要重振勇气,建功立业,实现心中的抱负。仕途什么时候是个尽头,料想老朋友们也责怪在仕途上逗留。想问飞过秋天的大雁,王粲有几次登楼。

诗人元好问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 查看详情>>

诗人元好问作品: 《梨花海棠·梨花如静女》 《江城子·来鸿去燕十年间》 《满江红·三泉醉饮》 《俳体雪香亭杂咏》 《济南杂诗·石刻烧残宴集辞》 《江城子·寄德新丈》 《鹧鸪天·抛却浮名恰到闲》 《促拍丑奴儿·无物慰蹉跎》 《赵大年秋溪戏鸭图》 《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

《木兰花慢·流年春梦过》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