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桃叶渡》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诗人:郑燮古诗:念奴娇·桃叶渡更新时间:2020-10-13
《念奴娇·桃叶渡》是清代词人郑板桥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南京桃叶渡的现实景色,下片转而想到历代无数被埋没的杰出女子。词人为他们的不同人生遭遇而鸣不平。全词表现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并寓含忧念现世的情怀。
雍正十年(1732年)春,词人在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乡试,在乡试前后游览了桃叶渡,有感而发创作了《念奴娇·桃叶渡》。
注释
1、桃叶渡:在秦淮河与清溪汇合处。相传晋王献之送妾桃叶于此渡江。她往来于秦准两岸时,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都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渡口名声大噪久而久之南浦渡也就被称呼为桃叶渡了。桃叶渡是南京古名胜之一,位列于金陵四十八景内。
2、长:通“涨”。
3、绿杨:绿色的杨柳,古人常用折杨柳枝表示伤春惜别。
4、飘撇:摆动。
5、桃根:桃叶妹。
6、左:指桃叶。古礼以左为尊贵,帮姊妹相论,姊为左。
7、夷光:西施的别名,春秋时越国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女。越王勾践把她献给吴王夫差。
8、苎(zhù)萝:西施、郑旦的出生地。在浙江诸暨南。
9、倾城哲:谓绝美的女子。《诗·大雅·瞻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王献之赠桃叶诗,据《晋书·五行志》载:“陈时江南盛歌王献之《桃叶诗》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10、艳说:羡慕地称道。
11、江楫:这里指献之送桃叶渡江之事。
白话译文
秦淮河涨水的季节,桥显得低了,杨树飘荡着枝条。绿杨带领着春风陪着燕子飞舞,带着露珠凄然离别。在轻烟细雨之中,来到了梨花开放、芳草吐绿的寒食季节。画船上歌舞音乐缭绕。
古今如桃根、桃叶色艺都佳的女子,并不在少数。月下老人偏把红丝线拴在桃叶足上,她有幸嫁给王献之,因而扬名后世,而更多的女子则湮没无闻。当年西施如果终老故乡,谁还会称道她的美貌呢?由于王献之一首《桃叶词》,而使桃叶渡江之事流传千古。

诗人郑燮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郑燮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郑燮为扬州八怪重..... 查看详情>>

诗人郑燮作品: 《游白狼山·悬岩小阁碧梧桐》 《题半盆兰蕊图》 《秋荷·秋荷独后时》 《道情·邈唐虞远夏殷》 《弄潮曲》 《青莲斋联·从来名士能评水》 《踏莎行·无题》 《邺城·划破寒云漳水流》 《邺城·划破寒云漳水流》 《瓮山示无方上人

《念奴娇·桃叶渡》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