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中原形势》鉴赏

朝代:元代诗人:刘因古诗:念奴娇·中原形势更新时间:2021-01-27
词笔多贵虚灵,词情则特重厚实。友情词尤需出真情,载现良朋相知首在于知其心,而后得以心灵沟通,哀乐与共。刘因此词写亡友之情深,长忆之哀恸,极得厚实之美力,笔致却又很虚灵,很难得,在友情词专题史上足称上乘之作。词题中之“忆”字极关键。此友人若新近亡故,因用“悼”或“哀”之类字,如健在者则应以“念”、“思”言之,“忆”者忆亡故有时之人,所以下文坟上树木已拱,呈“烟雨”之观了。
词的动人处有二:一是传神地写出了这位亡友的性格才能、际遇生涯。仲良是个肝肠如铁的男儿,可是“万水千山”,飘泊湖海,寄幕乞食,“一生都付长铗”。身后又萧条之甚,“空梁落月”,凄凉满目。这一点全以虚笔侧写出之。二是抒述两人交谊,集中以“旧约”作为情结。他们志趣相投,对世间尘俗均极厌倦和蔑视。相约同作乘槎游,用的正是“物处游”、超脱尘俗的意象。上下片交错展开忆念情,未作板实地区划。起首所以“梦”去谯城,是因为“前日后期今日近,怅望转添愁绝!”“万水千山”二句又正是“一生都付长铗”的终结形态。松楸的烟雨,是仲良生前“风尘”泪血的魂化。当年两人都不信会是生离死别,此时这种“旧约”期近,人却化去的“新恨”则是“都付长铗”的后果。
由此而言,况周颐评语“真挚语见性情”,切合词心,“和平语见性养”则与此词无涉,未免隔膜感。至于把仲良视为未亡之友,则势必难贯通词情,从而枝枝节节诠解之。
《白沟》是元代诗人刘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以古喻今的诗作,诗中总结了北宋灭亡的教训并借此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
诗人以北宋与辽的界河白沟为题,展开对幽燕一带从战国至北宋的种种历史事件、人物的概括、剖析,探讨了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诗中叙事议论相结合,用典贴切,文意晓畅,含蓄有力。
该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诗题《白沟》,白沟是一条河,在河北省。北宋时,宋与辽以此为界,称界河。南宋时,中原失陷,界河移到淮河。南宋灭亡之后,诗人途经白沟,有感而借界河南移之事来评论宋王朝的屈辱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刘因资料

鉴赏作者刘因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元雄州容城人,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元灭南宋,他屡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至元十九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 查看详情>>

诗人刘因作品: 《和咏三良·江山错如绣》 《寒食道中·簪花楚楚归宁女》 《庚辰元日·曾记西湖酒一卮》 《明河秋夕图·明河澹澹纵复横》 《醉梨·白雪春香洗未残》 《宿洪崖观·云山不受壮心降》 《南乡子·张彦通寿》 《吴山夜雪图·江南无寒岁》 《海南鸟·越鸟群飞朔漠滨》 《书堂旅夜·少小抱孤苦

《念奴娇·中原形势》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