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赏析

朝代: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古诗: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更新时间:2017-06-21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上阙起二句说月夜之下又思念妻子,不胜感伤。李白有一首《菩萨蛮》,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其中就有“寒山一带伤心碧”的句子。此句谓在月光的映衬下水晶帘看上去一片白。“云鬟香雾”句,语出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请回玉臂寒”,这是杜甫写给妻子的诗,词人用此亦代妻子。“无语问添衣”一句,承上句,谓所思的人不在身边,即使天气寒冷,也无法问她要不要加衣裳,照应了前句的“成遥隔”。“添衣”两字,平淡深情。接下去是“桐阴月已西”,此句谓月已西沉,夜色已深。
下阙承前意脉,先说西风阵阵,络纬声声,不但难以入眠,且令人添愁憎恨。“只是”句,谓秋色和去年相同。去年秋时人尚在,今年秋时,风景不改,人已不再。于是“如何泪欲流”。一个“欲”字用得恰到好处,“欲”是将出未出,想流不能流,将词人那种哀极无泪的情状摹写得极其精准。
此阕是容若小令中的佳作,上下阕折转之间从容淡定,然而于小处极见真情。凄婉动人之处,似是眼前梨花雪舞,宛转细碎散落一地。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文学作品。这首词写驻留塞外的征夫在风雪之夜对妻子的思念。上片首先描写塞外之夜风雪交加的典型物候特征,接着写梦中的情形。梦境的温馨绮丽和现实的苦寒荒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出了词人内心的悲苦。“三更雪”和“桃花月”,一实一虚,哀乐毕现,自然而然地引出三四两句对虚幻幸福的渴望。下片紧承上片,继续写梦,但却跌宕曲折,生出新意。即使是梦境也不能久长,令人心烦的画角声无端地惊醒了好梦。泪流成冰,既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深,同时也进一步渲染了塞外的苦寒。最后以景语作结,塞马嘶鸣,残星大旗,和朔风飞雪首尾相应,为痛苦低沉的词境注入了苍凉壮阔的质素,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这首词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作者奉旨执行军事侦察任务的途中。是一首以纪梦的艺术手法,表达离情别恨的词。

诗人纳兰性德资料

赏析作者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一度因避讳太子胤礽的本名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之后又改回纳兰性德之名,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 查看详情>>

诗人纳兰性德作品: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密云·白檀山下水声秋》 《玉楼春·拟古决绝词》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南乡子·为忘妇题照》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酒泉子·谢却荼蘼》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