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船夫行》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诗人:施闰章古诗:牵船夫行更新时间:2020-10-18
《牵船夫行》是清代诗人施闰章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写诗人在江西赣江所见到的牵船民夫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清初战乱的一个侧面。全诗基本上四句一转韵,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语言十分质朴,以白描取胜;间有比兴与用典,又增添了诗的形象性与典雅之致。
《牵船夫行》以描写赣江纤夫生活为题材,当作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时施闰章调任江西布政司参议,分守湖西道。时值清初,统治者正用兵西南,江西等地因军需供应浩繁,民不堪命。作者目睹了赣江十八滩一带纤夫生活的痛苦,因而写作了这首诗。
注释
1.行:歌行,一种诗歌体裁。 [3] 
2.十八滩:在江西赣江,江中有滩十八处。石齿齿:形容石块排列着露出江面。
3.百丈青绳:牵绳。
4.掬(jū):双手捧水的动作。
5.连樯(qiáng):桅杆排列,形容船多。动索千夫牵:动辄就要千把人来拉牵。
6.等羁(jī])囚:与牢里的囚犯一样。
7.渚(zhǔ)穴:水边洞里藏着。“穴”作动词用。
8.阳侯:水神。江娥:水中女神。
9.梃(tǐng)促鞭驱:用木棍催赶,用鞭子驱打。
10.伏波:东汉马援被授为“伏波将军”,奉命征讨南粤交趾。此处隐指清人用兵是欲进攻此时尚在广西一带抗清的南明政权。
白话译文
赣江有滩十八处,这里尖石排列如齿状,纤夫们终日背着牵绳牵动江船行进。
他们光着脚、穿半截衣服背纤而行,在行进中吞饭粒、饮江水以果腹。
北方来的铁骑全都乘座着船,滩势高峻,船形其中如穿过石窟一样。
船上载运无数军需食物,桅杆相连,动不动就强派大量民夫去拉纤。
县里的官员惧怕获罪而心急如火,预先征集的民夫枯坐在江边。
扣押在古庙里如同牢里的囚犯一样,要来的官兵不即来,使我们坐等,快要饿死。
沿江尽是砂石和崩裂陡峭的山石,纤夫伸长手臂,呼着号子,像猿猴一样在危崖上行走。
秋冬两季水浅船难行,春季涨水湍流急,水中藏有蛟龙,岸上又有虎豹。
豪华的战舰在军乐声中飞逝而去,江神为之动容,出来迎接。
船夫不辞劳苦为清兵拉船,用棍棒笞打催赶,已死亡过半。
看着仆卧江岸的伙伴长眠不起,他们满怀悲伤与愤怒,可谁也不敢哭出声来!
自从伏波将军马援带兵征讨南粤以来,南方的江河里流着多少人的血啊!
牵船的绳子虽然拉不断,但纤夫的肝肠断绝,面对这悲惨的景象,无情的流水也发出鸣咽之声!

诗人施闰章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施闰章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 查看详情>>

诗人施闰章作品: 《九华山·山到东岩好》 《漫兴绝句·舟人谁辨皖公山》 《官庭草·江声到枕客心违》 《寄哭吴自明·诗篇海岱记相于》 《禾中李山颜将南还有作》 《湘中怀舍弟闰严》 《金明寺放生池》 《修复依仁斋纪事》 《为蔡大美悼令子须才》 《东郡道中·马蹴黄尘起

古诗《牵船夫行》的名句翻译赏析

《牵船夫行》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