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饯郎纠曹之严陵》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瑞鹤仙·饯郎纠曹之严陵更新时间:2018-03-27
《瑞鹤仙》,《清真集》、《梦窗词集》并入“高平调”,但各家句豆出入颇多。全词一百二字,前片十句七仄韵,后片十二句六仄韵。上片第二句及下片第八句为上一、下四句式。
“严陵”,即富春,因东汉严子陵隐居富春山耕钓以终,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纠曹”,凡官御史者,皆人称“纠曹”,这儿以郎姓友人的官职称呼之。
上片饯友即景之辞。“夜寒”一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言在一个严冬的寒夜里,在吴地的一处楼馆中,宾客满座为郎纠曹饯行。一“窄”字,点出人满为患使室狭小的意思。“渐酒阑”两句,此言虽然是送别的酒宴已进入尾声,在灯火阑珊之中,大家仍旧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于前来陪侍的女郎还是显得彬彬有礼。“分香泽”,“香泽”,借指女子,“分”有分清,区分之意。“轻帆”三句,言送郎纠曹离吴的“轻帆”,即将离此而飞逝,并且它还将送郎纠曹经过京城临安的南郊直至富春。“渔矶”两句是说:在富春江上有着严子陵垂钓的遗迹,那里一定有像东汉陈蕃那样的人在虚床以待等候着你这位名士呢。“掩庭扉”两句,言在郎纠曹离开这里之后,这儿将会显得冷冷清清地门户常闭,庭院中也将会四处蛛网张结,杂草丛生,这即是指所谓“人去楼空”。
下片以“还忆”换头。“洛阳”四句,系“忆”中作比。词人说:想起大家年青时候聚集在一起时的尽怀欢乐的时光,而如今虽是经过了风霜的摧残,人也到了壮年,但是我们的精力仍旧像以前那样充沛,可以漫声地歌吟,以至兴奋得摇头晃脑地掉下了头上的巾帻。“洛阳”这里指代京城临安。“算玉堂”三句,代郎设想。“玉堂”指代官衙;“梅花”喻清高形象。言郎纠曹虽身入官场,但尚能不脱清高的气节,然而时辰一到,仍不得不去衙门值班,所谓“官身不自由”。“正逋仙”两句,劝其归隐之言。词人说:什么时候你可以像和靖先生那样自由自在地在梅花丛中度过朦胧的黄昏呢?“逋仙”,指宋隐士林逋。居杭州孤山,有“梅妻鹤子”之喻。
吴文英无论为人祝寿,还是辞别、饯行友人,其词中都竭力鼓吹着应该安居田园,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除上词之外,如《瑞鹤仙·寿史云麓》“梅清水暖。苕溪上,几吟卷。”“算金门听漏,玉墀班早,赢得风霜满面。总不如、绿野身安,镜中未晚。”《瑞鹤仙·癸卯寿方蕙岩寺簿》“问莼鲈、今几西风,未觉岁华迟晚”等等皆是如此劝导。这应与他自己一生依附权贵,身不由己,所以更盼望获得自由生活的身世有关。
《三部乐·赋姜石帚渔隐》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词作。此词从描述姜石帚渔隐处的景色入手,极力赞扬了姜石帚以诗词寄情山水,自由自在的“渔隐”生活。

诗人吴文英资料

鉴赏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瑞鹤仙·饯郎纠曹之严陵》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