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李白古诗: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更新时间:2017-03-16
解释
⑴上皇:指唐玄宗李隆基。
⑵建章台:汉代长安宫有建章宫,宫中有建章台。此代指唐代宫苑。
⑶成都:即今四川成都。
⑷秦川:即秦岭以北、渭水流域的关中平原。此指长安。
⑸华阳:蜀国的国号,此指成都。新丰,汉县名。
⑹上阳:唐宫名,高宗所建,在洛阳。
⑺六龙:皇帝之车驾龙,马之美称。
⑻同风:即风俗同一。《汉书·终牟传》:"今天为一,万里同风"
⑼石镜: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有一美艳的山精被蜀主纳为宫妃,死后蜀王为她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晶莹照人。
⑽龙舸:皇帝的舟船。
⑾散花楼:一名锦江楼,在成都锦江边。
⑿锦城:即成都。
⒀金牛:即金牛道,是由秦入蜀的要道。
⒁星汉:即河汉,银河。
⒂三秦:项羽灭秦后,将秦地三分,封给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谓之三秦。
⒃烟花:谓春景也。玉辇:皇家所乘之车。
⒄云屯:集聚如云,形容人多。
⒅双悬日月:谓二日并耀,指唐玄宗和唐肃宗。日月:偏指复词,此单指日。日者君象。
白话译文
【其一】
胡兵的战尘使长安的宫殿受到了污染,圣三西巡来到了蜀道。剑门高耸,高达五干余尺,石壁像楼阁一样昂首九天。
【其二】
锦城成都如九天所开,万户干门像画图一样美丽。其地的草树云山如同绵绣,秦川长安的风光能比得上这里美丽吗?
【其三】
华阳国的春树绝似影丰,太上星所驾幸的新都如同长安的旧宫。柳色之青绿绝不下于秦地之柳,花光之红艳也不减于上阳之花。
【其四】
谁说君王行路难呢?皇帝的互驾西幸使得万众欢腾。好像是地将锦江转成了灌水,天将玉垒变回到了长安。
【其五】
天下一时,万国同风,锦江风光哩一点比不上长安的曲江?蜀国的石镜明宝可比天上之明月,后宫的殡妃亲得前去映照丽影。
【其六】
灌锦江水长流万里,龙嗣佳上云帆,向东可以直下扬州。北方的长安虽有上林苑可供夸耀,南京成都也有散花楼可与之媲美。
【其七】
锦江水东流绕过锦城。江上七侨恰似北天上的北斗七星。天下士庶都云集此地来朝见圣主,峨眉山上有座座仙庭相连。
【其八】
秦惠王时置金牛以引诱蜀王灭开黝道,所经之汉水仿佛与银河相通口天子西巡一道留下了许多圣迹,流城成都从此回以长为帝王州矣。
【其九】
蜀中水澡天青,了无纤尘;风光和暖,气侯宜人,远胜三秦。一路上烟水春花随伴玉荤,都一起西来为锦江增添春色。
【其十】
剑阁为蜀北门的一座重关,上皇的车驾归回长安,随驾压车马如云。少帝在长安大开宫门迎接上呈的归来,二需如同双日并耀,朗照天地。
李白在安史之乱中有题目相仿的两组七绝:《永王东巡歌》和《上皇西巡南京歌》。《永王东巡歌》是颂歌,而关于《上皇西巡南京歌》的意旨,历来有争议,主要有两种看法:一说认为是颂歌,意在为唐玄宗的还朝而感到欣喜,为国家形势的好转而高兴;另一说认为基本是反讽唐玄宗的逃跑主义,看似歌颂,实为讽刺。
颂歌说
《上皇西巡南京歌》是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下和诗人特定处境中的一组颂诗。组诗的内容要点是:一、以庆幸胜利的心情,赞颂上皇两巡南京;二、极力铺陈成都之美,表明“安吾君”的欣慰之情;三、标榜上皇西巡给蜀地带来的荣耀。《西巡歌》作于举国欢庆之时,而诗人自身却正处于危难之中。所谓“特定历史背景”、“诗人特定处境”指此。《西巡歌》的赞颂为玄宗而发。李白虽对玄宗有过怨望,同时又有眷恋与感戴之情。由于他的冤狱是肃宗一手造成,所以寄希望于玄宗,故诗的最后一句是“双悬日月照乾坤”。《流夜郎闻酺不预》与《上皇西巡南京歌》作于同时,是针对肃宗而发,悲愤莫名,二诗作意不同。
讽刺说
安史之乱中,国家处在风雨飘摇的情境,而李白也不幸陷入内战的漩涡中,他运用一贯的讽刺手法,表面上以唐玄宗“西巡”为“盛事”,表面上一句批评也没有,其实抒发了他对玄宗弃国出奔的可耻行为的义愤,字字见血,首首入骨。

诗人李白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查看详情>>

诗人李白作品: 《赠常侍御》 《拟古·运速天地闭》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古风·西岳莲花山》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咏槿·园花笑芳年》 《赠韦侍御黄裳》 《寄上吴王三首》 《赠徐安宜》 《江上秋怀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