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留田行·居世一何不同》赏析

朝代:魏晋诗人:曹丕古诗:上留田行·居世一何不同更新时间:2020-09-16
居世一何不同——活在世上,人和人是多么不同啊!
上留田,富人食稻与粱,上留田,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啊,富人吃精美的稻粱,贫苦人吃粗劣的糟糠。上留田:乐府诗中配乐时的和声,只关乎乐调的节奏,与文意无关。下同。粱:精美的饭食。《左传·哀公十三年》:“粱则无矣,粗则有之。”唐·孔颖达疏:“食以稻梁为贵,故以梁表精。”糟糠:指粗劣的食物。糟,酿酒所余的渣滓。糠,谷物脱粒后所剩的皮。
上留田,贫贱亦何伤!上留田,禄命悬在苍天——上留田啊,贫苦低贱的人是多么地忧伤啊,富贵贫贱的命运要由上天来决定。亦何:一作一何。禄命:迷信所说的决定人生富贵贫贱的命运。悬:吊挂。苍天:青天。此指上天,天命。
上留田,今尔叹息,将欲谁怨?上留田——上留田啊,如今不停地叹息,这一切应该埋怨谁呢?上留田啊!今:一作命。谁怨:倒装,即怨谁。
诗一开篇,便满含激愤地喊出:“人世怎么这么不平等!”这一声呐喊,直抒胸臆,震撼天地,一针见血地揭露出社会现实。接下来二句,从吃的方面,指出贫富两极,天渊之别,一边是精米细粮,一边是粗贱的糟糠,语言朴素,对比鲜明。第四、五句二句,作者运用了设问设答的手法,代贫子发发牢骚:忧伤又有何用?命运是由上天安排的。这二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命运的哀怨与不满。诗歌的结尾,进一步指出了命运(上天)的不公,寄托了诗人对贫子的无限同情。
诗借农夫之口,对贫富悬殊的现象进行了揭露。诗透辟警醒,文字古朴,保留了民间乐府的稚拙风格。
《大墙上蒿行》属乐府旧题,古辞不传。这是一篇劝说隐士出山做官的诗。诗一开始就说人生在世,转眼即逝,何苦过贫穷的隐居生活呢?然后极力铺陈服饰的美丽,宝剑的锋利,以及宫室、舞乐、酒会的盛美,来劝说隐士及时出山来享受人间之乐,告诫世人切不可空耗时光,自讨苦吃。这篇诗在写法上铺陈排比,句法参差,自由恣肆,对后来的鲍照、李白都有影响。

诗人曹丕资料

赏析作者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 查看详情>>

诗人曹丕作品: 《广陵于马上作诗》 《大墙上蒿行》 《诗·回头四向望》 《诗·酒人献三清》 《善哉行·朝日乐相乐》 《上留田行·居世一何不同》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 《陌上桑·弃故乡》 《秋胡行·尧任舜禹》 《董逃行·晨背大河南辕

《上留田行·居世一何不同》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