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稽山对雪有感》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生查子·稽山对雪有感更新时间:2018-03-28
《生查子》,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已有此调。该调之文人词,以晚唐诗人所为最早。又名为《陌上郎》、《梅和柳》、《愁风月》、《梅溪渡》、《晴色入青山》、《楚云深》、《遇仙槎》、《绿罗裙》、《懒卸头》。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各家平仄颇多出入,与作仄韵五言绝句相仿。多抒怨抑之情。
上片“暮云”两句,写观雪有感。言词人登上稽山,观赏雪景,眺望四周,暮色苍茫,彤云密布,面对这阴沉的寒空,词人遥望北面他的第二故乡——苏州,更觉咫尺天涯遥。“愁见”两句,因遥望苏州而思亲人。“越溪娘”,指苏姬。“越溪”即越来溪之缩称,溪在苏州;姬是苏产故称“越溪娘”。此处是说:词人遥望苏州,想起自己羁旅奔波他乡,至今一事无成,穷困潦倒,所以更加羞于去见苏姬,只好遥思,不知她在镜中的面容可有改变。上片述观雪有感。
下片“醉情”两句,写醉中思亲人。言己“举杯消愁愁更愁”,醉后离愁之念更显,所以醉卧床上,不觉悲从中来,而天寒地冻,使枕中啼泪凝结成冰水也。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词人这样悲伤。原来词人回想起,从前与苏姬分别时,曾分燕形钗为凭,各执一半。今钗股虽在,却仍是半股,不由己不悲啼也。“三月”两句,承上回忆分手之时。“灞陵桥”,原在长安,古人多在此折柳送别,故人名销魂桥,今这里泛指送别处。此言当年春天三月,两人曾在桥旁折柳分手,难舍难离,所以东风拂面反而扰乱了心绪,好像被这东风剪绞得心中纷乱如麻的思乡、思亲之情越发混乱难熬。下片追述从前自己与亲人分手时的情景。
《柳梢青·题钱得闲四时图画》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题画词。此词赞美了钱得闲彩色四时山水画的美妙,同时嗟叹图画再好也终究难敌有声有色的真实山水。

诗人吴文英资料

鉴赏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生查子·稽山对雪有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