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辛弃疾古诗: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更新时间:2018-01-08
这首词是题张晋英玉峰楼的。上片题玉峰楼。开头二句写其设计之精心。诗眼有二义;一是指诗人的观察力,二是指全诗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句。玉峰楼青砖绿瓦,高出林表,和周围景物和谐统一,是建筑群的杰作,是张晋英以其慧眼“巧安排”的结果。关合人楼,巧妙地点出了词题。“天公”二句写其建构之高超。言此楼之建筑,精巧绝伦,犹如“天公一夜削出”,玲珑剔透,气象峥嵘,似非人力所能及。“畴昔”三句写山,写楼之环境。青玉峰向来不为人知,大约是因为先生恨相见之晚,所以犹万马回旋,遂即呈现出来,供其游憩。“白鸟”二句,言白鸟飞之不尽,在夕阳的映照下,又飞了回来。用白鸟恋故林,既刻画了山间的景物,又反衬出此楼此山之美,神完气足,把玉峰楼之可爱充分写了出来。下片写张晋英,是从作者对其关爱的角度来写的。
“劝公”三句,言假使你能右手端着酒杯,左手持蟹做下酒物,且能终其一生,那就再好不过了。“人间”二句阐述“劝公饮”的原因。那是因为人生无常,世间万物不断地发生发展灭亡,请看古往今来能有几多池台长期存在!“今古几池台”和“木末翠楼出”遥相照应,暗示其难逃历史厄运,这对张晋英来说无异是一付清醒剂。“君看”三句,言其虽为达者,明知“乐未毕也,哀又继之”,人对其无能为力,却对其不能忘怀,这是人生悲剧,引古证今,现身说法,对“劝公饮”原因作更深入的剖析。“我老”二句言假如张公有意,我愿追随其后,陪伴先生吟赏风月,饮酒赋诗。这样层层深入,循循善诱,把“劝公饮”理由讲得神完气足,既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又表示了对张晋英的关爱,读来动人之至。

《朝中措·九日小集,时杨世长将赴南宫》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这是一首送别词。前一句开门见山,振笔直书,拈出怨别之意。后一句写送别,言其为友人离去而愁肠欲断,不得不借酒消愁,而玉杯为之酒空。接着作者以花作比,使用“花残人似,人老花同”这样极富抒情韵味的语句,写自己风烛残年,衰残如花,已失去当年的光泽,并反衬出友人之年轻有为。这首词采用合、分、合的结构方式,比喻生动,衬托得体,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辛弃疾资料

鉴赏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查看详情>>

诗人辛弃疾作品: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 《满庭芳·柳外寻春》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鹤鸣亭绝句》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水调歌头·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