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用见山韵饯别》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水龙吟·用见山韵饯别更新时间:2018-03-28
“用韵”,即和韵,是用他人诗词所用的韵而作诗词。分用韵、依韵、次韵三种。陆游说:“古时有唱有和,有杂拟追和之类,而无和韵者。唐始有用韵,谓同用此韵;后有依韵,然不以次;后有次韵。自元(稹)、白(居易)至皮(日休)、陆(龟蒙),其体乃全。”
吴见山,梦窗词友,常有唱酬相和。《梦窗词》中,题其名的即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竟有五首之多。兹将词目列下:《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点绛唇·和吴见山韵》、《玉楼春·和吴见山韵》及《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可见吴见山必精于填词。此词为饯见山由苏入杭。
“夜分”两句,述送别处。傍晚时分,在临水的一所楼馆中为吴见山饯别。向外望去,只见两岸渔灯分明。秋风一停,岸边小巷里刹时变得寂静无声。“河桥”三句,叙送别情景。此处是说:从桥边延伸出去的路程漫长而遥远,玉箫声因为你的别离而至呜咽,白发人(指词人)为饯别词友而强自起舞弄影。“薄絮”三句,希望语。此处是说:这儿的景色如画,眼前秋高云淡,秋月朦胧,山色隐约,我希望能由此牵动你及早卸仕回来的念头。“怕烟江”三句,担心话。词人说:只恐怕你去杭之后,在渡过繁华的烟花江后,又会重交桃花运。想那里替你传递红叶情书的宫沟水,正在欢畅地流着呢?上片结句已语涉见山的私情,梦窗以此相戏,可见两人相交极深。“红叶题诗”,典出《太平广记》:“唐禧宗时,宫女韩氏以红叶题诗,自御沟中流出,为于佑所得;佑亦题一叶,投沟上流,韩氏亦得而藏之。后帝放宫女三千,佑适娶韩,既成礼,各于笱中取红叶相示,乃开宴曰:‘予二人可谢媒人’。韩氏又题一绝曰:‘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新句”两句。此处是说:我面对着灯花,引发起无限感想,想就此填就一首新词,却又无从下笔。那恐怕是这案头上一叠叠的公文,害得我变得如此迟钝的吧?“稳”,本作稳妥、平稳解,这里引申为迟钝。“西园”三句,“西园”,词人在苏州的住处,可知此词作于词人苏州入幕之时。此处是说:我的居所你去之后恐怕再也不会光临,所以也就会失去了往日间我俩在园亭内饮酒、品茗,在松下泉边戏游时的欢乐。“携手”两句,表明再次希望。此处是说:希望我能够与你携手共同归隐这儿,并且家中还有位可人立在窗前娇声唤:“春天来了!”词人住苏州十余年,已把它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所以愿意归隐于此。至于家有可人照料,当是他当时当地的最低要求了。“想娇骢”两句,饯别时的设想。“二十四番花信”,《荆楚岁时记》:“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此处是说:从此一别,到明年春天你就可以骑着骏马去西湖边踏青了。结句点明吴见山是到杭州去。全词紧扣“饯别”,向友人娓娓道来,情真意切。
《莺啼序·丰乐楼节斋新建》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先从赞美丰乐楼入手,再叙登楼之感受,续之以主人在楼上宴客之过程,终以描述宴散作结。全词四阕,一气呵成,不落雕琢痕迹,充分显示了词坛名家之手笔。

诗人吴文英资料

鉴赏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水龙吟·用见山韵饯别》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