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草堂宗密上人》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赠草堂宗密上人更新时间:2017-04-28
“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这里,白居易盛赞圭峰大师之道是与佛相应的,不仅自己处于“念念无为”的空寂禅心中,又不落入死水,对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无不精通。说空能空到底,说有则万法备,这是十分了不起的境界啊。
“口藏宣传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灯。”圭峰大师之口,如同一部大藏经,可以随时向人们宣传佛教的“三藏十二部”大法。同时,圭峰大师又得到了七祖——荷泽神会禅师的真传,在“教外别传”的禅宗上也是一代祖师,弟子遍天下,如同“心台照耀百千灯”—般。
“尽离文字非中道”,这是对当时日渐兴盛的洪州禅(马祖)、石头禅、和兴盛已久的牛头禅的间接批评,立场与圭峰大师一致。这三家禅法标榜“不立文字”,不少祖师更“呵佛骂祖”,使得虔诚的白居易,也感到受不了。所以他认为禅宗虽“不立文字”,但也“不离文字”,离开了佛的经教,就非“中道”,极易走入歧途。这也难怪,洪州石头两家的禅法太出人意外了,习惯了近千年常规佛法修习的人,一下子是难以接受的。
“长住虚空是小乘”,这又是对另一类只知坐禅,局守在四禅八定中不问世事的常规禅师的批评。通过这两条,反衬出圭峰大师在这两点上的过人之处。
“少有人知菩萨行,世间只是重高僧。”关于什么是“菩萨行”,世上的人有几个能认识和了解它的呢。世人看重的只是有没有神通,有没有皇封,或是否活了百多岁这样的“高僧”。高僧是僧人们行菩萨行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的外观形象,但之所以成为高僧的菩萨行这个“因”,的确是少有人知。众生重果不重因。而圭峰大师呕心沥血,花了毕生的精力致使禅教合一,这样的菩萨行人们却看不到,还遭致一些“落入文字”的非议,那简直是无知之至。
这首诗可以与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赠诗对比赏析:
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并且写了这首《咏老赠梦得》一首给刘禹锡(字梦得)。 刘禹锡读了白居易的诗,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从白老的“咏老”诗中,看到作者的性格和行为。他们两人同在一年出生,也同享古稀高龄;而在遭际上,则大不相同,刘禹锡比白居易坎坷很多。早期,二人初入仕途,都有匡国救民之宏志。但遇到挫折后,白则本着传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旨而明哲保身。但刘则屡经坎坷而不屈不挠,直至老而不休。所以在思想上两人是同而又有别的。他们万劫余生,都享古稀高寿,晚年同在洛阳,亦官亦隐,日夕唱酬。上述两诗就是当时之作也,道出了他们各自肺腑之言。
在两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两人对老的态度。白居易的诗生动地揭述老人之处境和心态;而刘禹锡诗除了写老态入木三分之外,更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难怪结语两句能脍炙人口,历千年而不衰了。这并不是说刘写诗技巧比白高明,而是由于诗是言志,两人对人生看法有所不同。人生观的差异,反映在文字上也就各异其趣。结果就表现为消极和积极的分歧。刘禹锡诗之前六句是对白诗的回答和补充,后六句则是对“老”的颂赞,使人读后会觉得“老”并不可怕,而更充满希望。这是诗的可贵之处,自然百读不厌了。

诗人白居易资料

鉴赏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查看详情>>

诗人白居易作品: 《郭虚舟相访》 《早兴·晨光出照屋梁明》 《思子台有感二首》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哭刘尚书梦得·今日哭君吾道孤》 《醉后题李马二妓》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和李澧州题韦开州经藏诗》 《宿东亭晓兴

《赠草堂宗密上人》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