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岳季方还京》赏析

朝代:明代诗人:郭登古诗:送岳季方还京更新时间:2019-01-16
全诗四句一韵,五换韵,可分三段。
前二韵为一段,写久谪思归之情。诗人用近乎迷惘的调子唱出了:“登高楼,望明月,明月秋来几圆缺?”事实上秋天明月只圆缺三次,诗人似乎弄不清楚,这只能说明他度日如年,深感困惑罢了。聂夷中《咏田家》诗云:“我愿君王心,化着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这里却因其意而用之,用埋怨语气对明月说:“多情只照绮罗筵,莫照天涯远行客。”似乎月亦势利。以下转韵,又一次使用顶针格从“天涯行客”即待罪的自身说起,言在乡思之中,常作他乡送客,特别难堪。“折尽边城路旁柳”似是反用“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李贺《致酒行》)的名句。总之,这一起可谓声酸词苦,为全篇定调。
第二段亦由二韵组成,点题。“秦川一雁飞”系喻指岳季方一人还京。而自己则继续羁留边州,眼睁睁看着友人际遇的好转,故日“同住不同归”。“空弹铗”用冯谖事写思归,“未拂衣”即未能归隐。这一韵仍续上段苦辞。以下一转又为朋友的解脱感到高兴。因岳某被贬前在内阁遇事敢言,今又重返,棱角尚在,故诗赞云:“风裁棱棱尚如昨。”然说到“但今四海歌升平,我在甘州贫亦乐。”通观前后,似有强颜欢笑之态。事实上作者的心情并不那么坦然。
最后一韵为第三段,再次抒写谪居边州的感慨,与第一段抱合。“黑水”即墨河,在甘州城西十三里。“甘州城西黑水流,甘州城北胡云愁”,排比感兴,写出边地苦寒荒凉。北宋神宗时,蔡挺知渭州既久,有“玉关人老”之叹(《宋史·本传》)。战国时苏秦游说秦王,十上书而不报,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玉关人老貂裘敝”即合用二事,自慨生平。
《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尝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日:“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这位马少游所持守所宣扬的是一种不求上进之道,一种明哲保身之道。它要求人们安于现状,不图进取,故为有志之士所不屑。然而压抑摧残人材的社会现实,往往逼得人们放弃理想,选择这种以谋身为目的的退路。用象棋行话来说即“退后一步自然宽”。诗人用典意味深长:“苦忆平生马少游。”他不一定是全盘否定自己的过去,也不一定是肯定马少游的人生观,只是借此表现个人的感喟不平罢了。
全诗语言通俗,间用典故但并不晦涩,适当运用顶针辞格,都增添了诗歌流畅宛转的韵度。
《赠鹤林上人》是唐代诗人戴叔伦(一说明代诗人刘崧)在入仕前题赠给鹤林上人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绘的是诗人想象中的禅师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对禅师生活的向往。

诗人郭登资料

赏析作者郭登

郭登(?-1472年6月5日),字元登,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靖边大将,武定侯郭英孙。景泰初年,以破瓦剌功,封定襄伯。英宗复辟,因事谪戍甘肃,成化初复爵,充任甘肃总兵官。郭登诗才咨肆,或沉雄浑厚,或委婉生动,语..... 查看详情>>

诗人郭登作品: 《客中春晚·远塞书难寄》 《土牛·刻木团泥作祸胎》 《过西樵贾氏隐居》 《过西樵贾氏隐居》 《送岳季方承命释累回京》 《塔顶·塔顶新晴独自登》 《自缅甸回感怀寄沭征南》 《瓶笙·大杓才添小器盈》 《普安道中》 《经旧战场

《送岳季方还京》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