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赵芬传》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魏征文言文:隋书·赵芬传更新时间:2018-09-28
赵芬,字士茂,是天水西人。父亲赵演,是秦州的刺史。赵芬年少的时候就口才敏捷,能说会道,阅读了大量的经史书籍。周太祖引荐他做了相府的铠曹参军,又做了记室之官后,多次被提升官职到熊州刺史。他安抚招纳投降归附的人,总共收得两千户,然后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职。大冢宰宇文护召他做了中外府掾,不仅他又升官到吏部做下大夫。赵芬秉性精明干练,在任何职位上,都有好的声誉和功绩。武帝亲自处理各种重要事务,授予他内史下大夫的官职,并正式转为少御。赵芬明了熟悉前朝旧事,每每朝廷有大家不能决断的有争议的事,赵芬经常为大家评议裁断,没有人不称道叫好的。后任司会之职,申国公李穆之讨伐齐的时候,他又被引荐做了行军长史,封他为淮安县男爵,食邑五百户。后来又出京为淅州刺史,转任东京小宗伯,镇守洛阳。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与司马消难阴谋来往,赵芬觉察到了,秘密告诉了高祖。因此赵芬又深被重用,升为东京左仆射,晋爵位为郡公。开皇初,免去东京官职,授官为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一起,起草法律,不久兼任内史令,高祖很信任他。不久,他以老病之躯出京任蒲州刺史,被加授为金紫光禄大夫,仍兼管关东的漕运,赏赐他钱上百万,粮食五千石前往。几年后,赵芬上表请求退休,被调回京师,赐给他二马轺车、几杖被子,让他回到家中,皇太子又送他巾帔。几年后去世。皇上派人吊唁,鸿胪卿监护丧事。
赵芬的儿子赵元恪继任官职,官至扬州总管司马,后被降职做候卫长史。小儿子元楷,与元恪处理世事都明智干练。
刘方,京兆长安人。刘方性刚毅果断,有胆识气魄。北周时任承御上士,不久因战功拜上仪同。高祖杨坚任丞相时,刘方随韦孝宽在相州平定了尉迟迥的叛乱。因功加开府,赐爵河阴县侯,邑八百户。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高祖杨坚受禅登基,是为隋文帝,刘方进爵为公。仁寿二年(602年),交趾(郡治宋平,今越南河内)俚人(古族名,主要分布在广东西南沿海及广西东南等隋朝地)首领李佛子叛乱,占据越王故城。左仆射杨素知道刘方有将帅之才,在杨素的推荐下,隋文帝诏命刘方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率二十七营隋军前去平叛。刘方军令严明整肃,军容齐整,有违犯军令的人必被斩首;同时又对士卒仁慈爱护,士兵患病他亲自抚慰关照。时长史敬德亮随军行至尹州,病重不前行,留在州馆。分别之时候,刘方见其病情危重而哀伤,呜咽哭泣流泪,过路之人都为之感动。刘方有这样的官威和仁惠,议论的人都称赞他是良将。隋军进至都隆岭,遇贼兵2000余人前来进犯,刘方派营主宋纂、何贵、严愿等击破贼兵。隋军继续前进,逼近李佛子大营时,刘方先派人向李佛子陈述利害,李佛子因恐惧而投降,被执送长安。其中一些桀黠之徒,刘方恐其将来叛乱,全都斩杀了。不久,隋炀帝委任刘方为欢州道行军总管,以尚书右丞李纲为司马,经营林邑。刘方派钦州刺史宁长真、欢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等率步、骑兵万余出越常(今越南宜春至海万霎间),自己亲率主力乘舟船开赴比景(今越南南部)。高祖驾崩,炀帝即位,大业元年正月,军至海口(林邑入海处)。林邑国国王梵志派兵据险抵抗,被刘方军击跑。三月,刘方军队驻扎阇黎江,林邑军(贼兵)在南岸建立栅栏据守,刘方大张旗帜,击鼓而进,林邑军(贼兵)恐惧而溃逃。刘方指挥部队南渡阇黎江后,行军三十里,林邑军乘巨象由四面合围。刘方派兵用弩射大象,象中箭创伤,象返走于阵中逃窜,林邑军溃乱不可收拾,被俘万人。于是刘方率军渡过区粟、六里,进至大缘江,林邑军据险为栅,又被刘方击破。四月,大军来到林邑国都。林邑国王梵志放弃国都逃入海岛,刘方刻石纪功然后班师还朝。由于长途跋涉,连日行军,士兵肿足,死了十之四五的士兵,刘方也染疾,在途中病逝。隋炀帝闻讯后非常悲伤,下诏书,追赠刘方为上柱国、卢国公。

诗人魏征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魏征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祖籍巨鹿下曲阳。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 查看详情>>

诗人魏征作品: 《豆卢勣传》 《令狐熙传》 《崔弘度传》 《皇甫诞传》 《李士谦传》 《治国不私故人》 《高劢传》 《贺若弼传》 《王世积传》 《柳彧列传

《隋书·赵芬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