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长因蕙草记罗裙》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晏几道古诗:诉衷情·长因蕙草记罗裙更新时间:2018-03-19
上片追忆了词人与情人的一次幽会。蕙草,在词人眼中,是一种相思之草,所以,睹物思人,看见了蕙草,便想起了“罗裙”,想起了那位体态窈窕、品韵高远的迷人少女。词人记得,在那夕阳微抹、万籁俱静的黄昏,在那幽径曲廊,阑干尽头,一对倾心相爱的人,曾亲密依偎在一起,心心相印,目送斜阳……这里,词人用“罗裙”指代那位少女,用“绿腰”描绘她的体态轻盈、婀娜多姿,又用了“沉水熏”(沉水,即沉水香)来勾划她的环境,绘写出她的品格高远、气韵不凡。这一切,都是在着力描写她的貌美和迷人。惟其貌美,惟其已时过境迁,只留存在记忆之中,所以怀念之情愈加浓郁,潺潺不可抑止。一次情意绵绵的幽会,珍藏在记忆中的,词人展现了这种美好的画面。
词人未能沉湎于那逝去了的美好的追忆之中,清醒过来,心中的“曲恨”更加郁结难解。词的下片即将这种情绪婉婉写照出来。词人被追忆的幸福和痛苦交织着的复杂情感深深缠绕着,无由排遣。他只得从微风中去体会“韵”,从月光中去寻找“痕”。这是无聊排情,也是有意遣心。“风韵”中是否有她的姿韵,“月痕”中是否有她的倩影,一切都依然美好,惟独她已远去,只落得一个多情的词人,风中踯躅,月下徘徊,暗自落魄,暗自销魂。此情此境,让词人难以释怀。所以,词人将这一腔幽曲之恨,浸透着爱的恨,饱蘸情感之墨,“试写残花,寄与朝云。”心随残花,远近高低随处飞扬;意逐朝云,阴晴风雨任凭飘荡。词人的深深的遥念之心,全都寄托在这残花和朝云之中。
晏几道的词有一个特点,常常不是将心胸中意一泻而出,而是象剥茧抽丝一样,一寸寸,一丝丝,轻柔地抽绎出来,促使读者产生共鸣。这首词的特色也在这里。词人对情人的怀念之情,既深沉,又炽热,心情的沸腾和波澜起伏,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所以,乍读其词,以为轻描淡写,漫不经意,细味却颇感深婉幽曲,饶富情韵。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是北宋词人晏几道(一说王观,又说杜安世)的作品。词咏别情、写相思,立意很新。词上阕写飘泊游子对离别的整体感受,丈夫戍边塞外,思妇日思夜想,两鬓渐白。下阕写想象,亲切自然,遐想丈夫归来,相依诉衷肠。全词语句朴直,通俗而不失其雅,结尾处那种纯粹由想象发出的喜悦却令人断肠。

诗人晏几道资料

鉴赏作者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 查看详情>>

诗人晏几道作品: 《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 《浣溪沙·楼上灯深欲闭门》 《阮郎归·粉痕闲印玉尖纤》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清平乐·留人不住》 《公仪招观画·初约看花花已尽》 《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南乡子·花落未须悲》 《清平乐·心期休问》 《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诉衷情·长因蕙草记罗裙》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