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落星寺》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黄庭坚古诗:题落星寺更新时间:2017-11-10
落星寺在鄱阳湖侧,庐山在其北。《题落星寺》诗本有四首,但最好的当然还是这首了。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开士”就是和尚,而“龙阁老翁”指的是诗人的舅父李公择,李公择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故名。而诗人在第二句后有自注一:“寺僧择隆,作宴坐小轩,为落星之胜处。”小轩就是诗题中的“岚漪轩”。诗人妙笔,“深结屋”,下文便由这“深”字所带来的幽静寂寥铺展开来了。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一个“藏”字写活了雨和山。贾岛诗:“半旬藏雨里,今日到窗中”。是山藏于雨中,而诗人却是“雨藏山”。“藏山”之典本出《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蒙蒙细雨,从天空中飘撒下来,天地万物都象蒙上了层薄纱。因雨是跳动的,小雨更显得有些俏皮,一时淘气,把山都藏了起来,连绵的雨,不尽的山,一个“藏”字全部浑然一体。此处“雨藏山”妙过“山藏雨”,何故?很简单,若行于高山峻岭中,抬眼望去,茫茫青山,自是“山藏雨”;而诗人却身处长江之旁,极目楚天舒,江风浩荡,触目平川,宽阔异常,此时此地岂能不是雨的天下?“雨藏山”也。寺结于幽深之处常人已是不易得见,现在,复有小雨遮掩了山峰,那么,其“深”也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下雨天,留客天,诗人只能闲坐。既然是轩,自然八面风来。酒酣或许小醉,遥向天边一望,渺渺茫茫的大江上有星星点点风帆,加上个鄱阳湖,当然相距太远,于是乎好象永远也驶不到眼前。
这两句可以说是对立句的千古名句,前句收敛内缩,后句辽阔外拓。读起来令人神往,寺处深山,清幽宁静,然山却又围于雨中,整个山和寺全给人一种迷离恍倘的感觉,而那孤帆远影,离寺遥远的好象隔世,更显得诗人的冲淡平和孕于青山佛寺之中。这一句从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中“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二句化出,写望久之景特别形象,同时,也反衬出落星寺的遥远,好像已经远离尘世。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后句有诗人自注二:“僧隆画甚富,而寒山拾得画最妙”。“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就是这个寒山。因“三隐”故事,民间是把寒山、拾得和丰干当为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弥陀佛化身的。
看来诗人小醉,移步于安寝便室,点清香一拄,淡淡氤氲。诗人闻名于世,庙里的和尚竟然捧出佛画给诗人赏玩。醉后闻香观佛画,外面却下着小雨,动的雨,冉冉却似乎不动的清香,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更加上看到了世人不知却妙绝无比的画,酒不醉人人自醉。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有“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韩愈《山石》有“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这二句分别从韦、韩诗中化出,而前者承上坐久,后者启下游观,章法严谨,层次分明。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画看完了,酒也醒。诗人于是走动,看见,寺里的僧房,密集如蜂房,到处都升起了缕缕青烟,那里正燃着枯藤在煮茶。枯藤为薪,方可取得茶与泉的真味。据传,黄庭坚早年嗜酒,中年因病止酒,越加爱茶,“煮茗当酒倾”。看来,诗人亦精于茶道。深山,佛寺,山泉,香茗,枯藤,文火,煮茶,真乃雅趣也。末二句将各间僧房中敞开的窗户比作蜂房,运思非常新颖,而僧人们以藤烹煮香茗,一方面,见出丛林中的真正风雅,另一方面,也烘托了寺院的氛围,因而作品也令人如饮浓茶,久久回味。
《次元明韵寄子由》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首联感慨时光如逝水,功业难成;颔联描写春天景物,花开江涨,而怀远之情见于言外,如作画之着色;颈联叙写怀抱,以虚词领句,以作转折;尾联又转笔感叹兄弟之思,欲归而不得,只好听任时光流转,催生白发而已。诗写景时流丽绵密,议论时疏朗有致,轻重虚实,对比分明,一直被人当作律诗的样板。
这首诗是元丰四年(1081年)黄庭坚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时所作,年三十七岁。这时苏辙(子由)贬官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监盐酒税。黄庭坚兄黄元明(名大临)寄给子由的诗,起二句说:“钟鼎功名淹管库,朝廷翰墨写风烟。”黄庭坚次韵作此诗寄子由。

诗人黄庭坚资料

鉴赏作者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 查看详情>>

诗人黄庭坚作品: 《学故以桃·任世万钧重》 《寄晁元中·楚宫细腰死》 《四休居士诗·富贵何时润髑髅》 《洪范以不合俗人题厅壁二绝句次韵和之》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 《戏赠陈季张·气清语不凡》 《扇·团扇如明月》 《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 《浪淘沙令·荔枝》 《赠嗣直弟颂·江南十兄弟

古诗《题落星寺》的名句翻译赏析

《题落星寺》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