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西寺》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杜牧古诗:题水西寺更新时间:2020-05-16
清王夫之说:为诗“巧者则有情中景”。此诗完全隐去模山范水,“持一情字”,“淋漓渺漫”,叙写游兴、登临,景藏于情,可思而得之。
前两句,写游览三日,欲离去还留住,一生身世未卜,不知再能来此一游。一种失而不得的心情溢亍言表,升沉惆怅的意绪寄于言内。“情中景尤难曲写”(王夫之语)。诗人笔法精到,山寺的幽境丽景凝聚于一去一住的内心波荡,“化景物为情思”生发而出。诗人投迹“红白花开山雨中”,留连忘返,消愁释忧,不为尘嚣所束缚,情景相得益彰。
后两句,写碧绿的泾溪流水,本是无情的,也为我“还住”而似含情殷勤,随着正浓的兴致,重上粲公寺楼,登临远眺。不直写人的留恋,而以溪水有情出之,不直写纵目览景,而以更上高楼出之,用语委婉意丰旨邈。“景愈藏,境界愈大”(《绘画微言》)。末句,“重上粲公楼”,寺景藏诸登楼,留下连续不断的遐思。读诗人《念昔游》,有“古木回岩楼阁风”的诗句,这集中概写的一笔,恰是重上粲公楼览胜的所在。
前人将此诗与朱放《题竹林寺》对照,朱诗云:“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虽极言“再来不易”,却渲染“烟霞”之多,“景愈露,境界愈小”。而杜诗终不见山寺风物,且用重上寺楼“写足其恋恋之意”。清刘熙载说:“五言无闲字易,有余味难。”此诗正是在这点上更高一筹。
《鸳鸯》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诗人看到的鸳鸯场景,后两句借眼前鸳鸯的场景抒发诗人心中的愤懑之情。全诗通过叙述、比兴的手法,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这首诗作于大中二年(848年)桂管府;当时李德裕贬潮州,郑亚贬循州,而诗人则进退失据,宦途坎坷,与此同时诗人很少与家人团聚,其妻死后,又远投幕府,万里飘零,孤独哀愁,不觉潸然泪下,故写成此诗。

诗人杜牧资料

赏析作者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查看详情>>

诗人杜牧作品: 《张好好诗》 《题桐叶·去年桐落故溪上》 《帘·徒云逢剪削》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秋感·金风万里思何尽》 《屏风绝句·屏风周昉画纤腰》 《安贤寺·谢家池上安贤寺》 《醉题·金镊洗霜鬓》 《池州清溪》 《寄桐江隐者

古诗《题水西寺》的名句翻译赏析

《题水西寺》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