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河亭》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薛逢古诗:潼关河亭更新时间:2020-05-28
《潼关河亭》是唐代诗人薛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四句以浑灏之笔写潼关形胜,就潼关河亭展开粗线条的描绘;“橹声”二句收诗人思绪于眼前,将视线放在河亭四周;最后两句由亭下满目东去的波涛,写诗人心中升起的无穷感慨。此诗以景起,以情结,起势雄健,结语惨然。
潼关古称桃林塞,它西薄华山,东接桃林,北拒黄河,南近商岭,扼中原入关中咽喉,为晋、陕、豫三省要道,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击退了马超,始于此建关,因临潼水而得名。潼关形胜,历来为诗人所题咏,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此诗是作者为了抒发自己面对天险形胜的感叹而作。
注释
⑴潼关:在华州华阴县东北,因关西一里有潼水而得名。
⑵重岗:重叠的山岗。
⑶岳:指西岳华山,在潼关之西。
⑷屈曲:曲折。
⑸相凑:拥聚。
⑹呕轧:象声词,形容摇橹的声音。
⑺微茫:隐约模糊的样子。
⑻终古:久远。
白话译文
重叠的山岗好像抱着华山而立,曲折的关中平原地带都是天然屏障。
许多帝王凭借此处险峻,建金城为帝王之业,山川河流拥聚于此不输龙门景象。
摇橹的声音将我惊醒,看着江中,只有一叶扁舟中流横渡,它的背后是柳色茫茫的远岸和依稀可辨的村庄。
满眼都是人间盛衰之事,即使是声势煊赫的秦皇汉武,也一去不复返,都如同眼前波涛。

诗人薛逢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薛逢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唐代诗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辛酉科崔岘榜进士第三人。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 查看详情>>

诗人薛逢作品: 《凉州词·千里东归客》 《感塞·满塞旌旗镇上游》 《社日游开元观》 《伏闻令公疾愈对见延英因有贺诗远封投献》 《禁火·日日冒烟尘》 《嘉陵江·备问嘉陵江水湄》 《夏夜宴明月湖》 《九日嘉州发军亭即事》 《题春台观》 《八月初一驾幸延喜楼看冠带降戎

古诗《潼关河亭》的名句翻译赏析

《潼关河亭》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