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陀僧》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陆龟蒙古诗:头陀僧更新时间:2017-05-12
注释
①头陀僧,即苦行僧,为去除衣服、饮食、住处三方面的贪着而行苦行。
②鹿:在佛教中有多层蕴义。由于佛初于鹿苑转法轮,鹿便作为讲法时的象征物。又有《九色鹿经》,传说有人溺水将死,九色鹿救之,后王索此鹿,被救之人竟指示鹿之所处。这则故事中,鹿象征善良。
作品译文
万峰环绕中一峰深藏,
苦行深山里修炼精神。
雪中鹿迹一一扫净,
免得天明猎人追寻。

头陀是印度佛教术语,是为去除贪着之心而规定的苦行。它着眼于对人的行为、对外在表现的规定。印度佛教东传,特别是经过唐代的发展进程,佛教已中国化,带上了浓厚的中土文化影响。这首诗中的头陀僧便是一位中土文化熏陶出来的头陀僧。这位头陀僧住在僻远的深山,如果这里还可见出印度头陀僧传统,那么,他在山中,修的不是苦行之身,而是苦行之心。重心悟,重精神,这是佛教中国化的特征。诗中未言此僧如何行苦行,却写了他的一个具体的行动:扫除雪上的鹿迹。这个行动与头陀无关,但却表现了浓郁的中土文化色彩:重精神而破形迹。诗中写扫迹是担心猎人由此追寻而至,是担心深雪里的小鹿被追寻到,还是担心深山里的自己被人追寻到而受到干扰。应该是二者兼而有之。

诗人陆龟蒙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 查看详情>>

诗人陆龟蒙作品: 《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 《寄南岳客乞灵芜香》 《袭美留振文宴龟蒙抱病不赴猥示倡和因次韵酬谢》 《夏·兰眼抬路斜》 《吟·忆山摇膝石上晚》 《茶焙·左右捣凝膏》 《和袭美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居袭美有赠代酬次韵》 《和袭美馆娃宫怀古五绝》 《奉和袭美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

《头陀僧》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