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荆公旁听文史》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王荆公旁听文史更新时间:2018-08-01
注释
(1)王荆公介甫:王安石,字介甫,封荆国公。
(2)退处金陵:退居金陵。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3)幅巾:头上用一块绢遮裹。
(4)杖屦:穿麻鞋拄杖行走。
(5)盛谈:高谈阔论。
(6)词辩纷然:议论纷纷的样子。
(7)其:代盛谈文史者
(8)下:旁。
(9)莫之顾:即“莫顾之”,没有人注意他。
(10)徐:慢,此指慢悠悠地。又,《石钟山记》:“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11)唯唯:含糊的答应声。
(12)俯:低着头。
翻译
(1)王安石,字介甫,封荆国公,退居金陵。一天,他头裹一块绢,拄着手杖行走,独自游览山寺,遇见几个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文史,议论纷纷。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没人注意到他。有一个客人随意问他说:“你也懂得文书?”王安石含糊地应答。人家再问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我姓王,叫安石。”那群人惶恐,惭愧地低着头离开。
注释
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
连州:今广东连县一带。
比:类,之类。
遣:遣放。
诣:前往。
疏:上书。
易:更换。
刺:担任刺史。
平居:平日。
临:碰上。
少:稍许。
翻译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被召回京城,又再贬为柳州刺史。这时候,中山人刘禹锡(字梦得)也在遣放之列,必须前往播州。子厚流着眼泪说道:“播州不适宜人居住,而梦得有母亲健在,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以致于无法向母亲说明一切,况且也决没有让母子同赴贬所的道理。”准备向朝廷上书请求,愿以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因此再次获罪,虽死无遗憾。此时正好又有人将梦得的事报告了朝廷,梦得在这事之后改为连州刺史。呜呼!人在困窘时才最能表现出他的气节和道义。当今的人们平日里互相敬慕爱悦,相邀饮宴,追逐游戏,强颜欢笑以示谦卑友好,握手发誓以见肝胆相照,指天画日,痛哭流涕,表示死也不会背弃朋友,似乎像真的一样可信。然而一旦碰上小的利害冲突,哪怕只有毛发一般细微,也会反目相向,装出从来不认识的样子。你已落入陷阱,他不但不伸手援救,反而趁机排挤,往下扔石头,这样的人比比皆是。这种事情恐怕连禽兽和异族都不忍心去做,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当他们听到子厚的为人风度,也应该感到稍许有些惭愧吧。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王荆公旁听文史》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