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知传》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欧阳修文言文:王元知传更新时间:2018-09-17
王远知,祖籍琅琊,后来成为扬州人。父亲王昙选,是陈代时扬州刺史。母亲白天睡觉,梦见凤凰停在她身上,便有了身孕。僧人宝志对昙选说:“你的孩子会成为方士。”
远知小时候便聪明敏捷,对书传很精通,师从陶弘景,得到了他的道术,做了道士。又跟从臧兢游历,陈后主听说他的名字,召他到重阳殿中,辩论高超,很能为陈后主参谋。隋炀帝做晋王的时候,镇守扬州,让人引见,王远知马上头发就白了,一会又变黑了。隋炀帝害怕了,打发他回去。后来巡幸诼郡,让远知到临朔宫相见,隋炀帝用弟子的礼节对待他,咨询神仙之事,在京师建造玉清玄坛让他居住。等到隋炀帝巡幸扬州,王远知对皇帝说不宜远离京城,隋炀帝不明白他的意思。
隋高祖喜欢隐微之事,远知跟他密谈天命。武德年间,平定王世允。秦王与房玄龄穿着便服访问他,远知不认识,迎上去说:“你们当中有圣人,怕不是王吧?”他们才以实情相告。远知说:“将要当太平天子,希望自爱。”太宗即位后,打算让他回宫,他坚决推辞。贞观九年,下诏在润州茆山建道观,让他居住在那里。下诏说:“看了你的奏书,想回到原来的山中,我已另外下诏不使你违背素洁之愿,并命令建立祠观,使你实现先前的愿望。不知道先生什么时候到江外?道观什么时候建成?命令太史令薛颐等前往告知我的意见。”
王远知有很多怪话。对弟子潘师正说:“我小时候有拖累,不得上天。今天当了少室伯,我要走了。”立刻沐浴,穿戴好衣帽,像是要睡觉似的,便死了。有的人说他年寿大约有一百二十六岁的样子。留给儿子绍业的遗书说:“你年纪六十五岁时见天子,七十岁时见女性君王。”调露年间,绍业说出他的这些话,唐高宗召见绍业,叹赏,追赠远知为太中大夫,谥号升真先生。武后时又召见,都如他所说的时间相同。又赠金紫光禄大夫。天授中改谥升玄。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从而落魄而不得志。他抛弃自己的资财家产不去经营,有远大的志向。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隋末动乱,他扮作道士。武阳郡太守元宝藏发兵响应李密,任命魏征担任书信及檄文的起草工作。李密每当看到了宝藏的书信以后,就称赞写得非常好,又加上听说是魏征所写,急忙征召他。魏征进献十条计策来说服李密,都没有得到采用。王世充攻打洛口,魏征拜见长史郑頲说:\"魏公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打胜仗,但那些骁勇善战的将士死伤将尽,而且府里没有余财,战胜敌人之后又没有封赏。由于这两点原因不能和他们作战。如果疏通护城河,加高城墙,天长日久,敌兵粮食耗尽以后自然会撤退,到时我军乘胜追击,这是取胜的方法啊。\"郑頲说\"这是老生常谈罢了。\"魏征没有告辞就走了。
魏征后来跟随李密来到京城,很长时间都没有知名。自己请求安抚山东地区,于是被提拔为秘书丞,快马来到黎阳。当时李绩还是李密所封的太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出身于背叛朝廷的士兵之中,振臂大喊,帅几十万众,他的威势掩盖半个天下,而他现在一败之后,再无振作,最终归附唐朝,本来就知道这天命使之有所归附。如今您处于天下必争之地,不早日作打算,那么就成就不了大事了!\"李绩收到他的书信,于是定计归附于唐,而后大量派送粮食给淮安王的军队。
刚好赶上窦建德攻陷了黎阳,俘获了魏征,授伪官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以后,和裴矩一起逃往关内,隐太子引荐他为太子洗马。魏征看到秦王功高,暗中劝说太子早做打算。太子事败以后,唐王责备魏征说:\"你离间我们兄弟感情,怎么办?\"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听众我的话,不会遭遇今日之祸!\"李世民器重他的正直,没有一丝怨恨的意思。

诗人欧阳修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 查看详情>>

诗人欧阳修作品: 《武陵春·宝幄华灯相见夜》 《虫鸣·叶落秋水冷》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勉刘申·有司精考覈》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李晟传》 《送高君先辈还家》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呈圣俞·吾爱陶靖节

《王元知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