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金陵》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周邦彦古诗:西河·金陵更新时间:2018-05-08
《西河·金陵》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词。全词分三片:上片起调至“风樯遥度天际”,写金陵胜境;中片由“断崖树”至“伤心东望淮水”,写金陵古迹并发出凭吊;下片由“酒旗戏鼓甚至处市”至末,写目前景物及千古兴亡之思。词词没有正面触及重大历史事件,而是通过景物描写作今昔对比,形象地抒发作者的沧桑之感,寓悲壮情怀于空旷境界之中,是怀古词中别具匠心的佳作之一,历来受到很高的评价。
这首《西河·金陵》是周邦彦晚年的作品。当时正是北宋末年,宋王朝危机四伏。在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南方爆发了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周邦彦仓猝间从杭州历经扬州、天长,一路颠簸来到南京(今河南商丘),切身体会到农民起义对北宋王朝的巨大冲击,这就不由得使词人产生了“故国”、“孤城”的幽思。此外,作者在晚年又遭到一次流放,这更使得词人感慨人世沧桑。这些当是这位多写爱情、羁旅词的词人大发怀古幽思的原因。
注释
⑴西河:词牌名,唐教坊曲。《碧鸡漫志》卷五引《脞说》:“大历初,有乐工取古《西河长命女》加减节奏,颇有新声。”又称:“《大石调·西河慢》声犯正平,极奇古。”《清真集》入“大石”。三片一百五字,前片六句四仄韵,中片七句四仄韵,后片六句四仄韵。
⑵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
⑶佳丽地:指江南。更指金陵。用南朝齐谢朓《入朝曲》诗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⑷南朝: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
⑸山围故国:语本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
⑹髻(jì)鬟(huán):形容长江两岸的青山如美人头上盘结的发髻。
⑺风樯(qiáng):指帆船。唐刘禹锡《鱼复江中》诗:“风樯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⑻断崖:陡峭的岸壁。
⑼莫愁艇(tǐng)子:语出《莫愁乐》:“莫愁在何许?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莫愁,竟陵石城(在今湖北钟祥)女子,善歌谣。
⑽半垒:指石头城军垒。故址在今南京城西清凉山。
⑾“夜深”二句:语本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女墙:古城墙顶部呈凹凸形的小墙有射孔,供守城者蔽身作战之用。淮水:指秦淮河。
⑿酒旗:即酒帘。酒店的标帜。唐刘长卿《春望寄王涔阳》诗:“依微水戍闻钲鼓,掩映沙村见酒旗。”戏鼓:杂技戏曲演出时敲奏的锣鼓。
⒀依稀:仿佛。王谢:六朝望族王氏、谢氏的并称。
⒁“燕子”四句:语本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白话译文
金陵,你这“江南佳丽地”,谁还将,南朝盛世记忆?四围不断的青山,周遭环绕的碧水,两岸青山,如同美人的发髻相对挺起。怒涛拍打着城墙,索寞而孤寂,风帆啊,远远地消失在天际。
那陡峭的断崖岸壁,仍有苍老的枯枝倒倚,当年熟悉的小船儿曾在上面拴系。而今空有历史的陈迹,苍苍郁郁石头城旧垒,沉入浓浓的雾气。夜深时,月亮转过凹凸不齐的女墙,回首东望淮水,伤心而痴迷。
那儿是什么闹市?飘动着招展的酒旗,擂响着鼓儿演戏曲?想来当是,当年王谢名门的宅邸。燕子不知今天为何世何纪,飞入了寻常巷陌,寻常人家的檐底,一对对地,似是闲说兴亡,在斜阳下叹息。

诗人周邦彦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周邦彦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 查看详情>>

诗人周邦彦作品: 《霜叶飞·露迷衰草》 《万里春·千红万翠》 《天赐白·君不见书生镌羌勒兵人》 《薛侯马·薛侯俊健如生猱》 《南乡子·户外井桐飘》 《满庭芳·山崦笼春》 《竹城·竹城何檀乐》 《无题·石濑光洄洄》 《宿灵仙观·灵宫耽耽虎守谷》 《留客住·嗟乌兔

古诗《西河·金陵》的名句翻译赏析

《西河·金陵》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