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浃传》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朱由检文言文:熊浃传更新时间:2018-09-21
熊浃,字悦之,南昌人。正德九年考中进士。朝廷授予他礼科给事中的官职。宁王朱宸濠准备发动篡夺皇位的叛乱,熊浃与同乡人御史熊兰一起写好奏章,交给御史萧淮上交皇帝。朱宸濠仓促之中发动叛乱,最终失败,根源是熊浃、熊兰两人及时揭发的功劳。熊浃调出京城到松潘核查边境上的军饷。副总兵张杰倚仗江彬的势力,赃款累积巨万,张杰诱杀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然后向朝廷表功,挑起边疆的民族矛盾,打死千户以下的人员达五百人之多。又曾率自家兵丁拦击副使胡澧。来边境巡查的巡抚、巡按没有人敢说话。熊浃来到边境,把张杰的罪状全部揭发出来,张杰于是被夺去官职。嘉靖初年,熊浃由右给事中外调任河南参议。因父亲去世回家。嘉靖六年,服丧期满,熊浃被召回编修《明伦大典》。越级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协助管理都御院的政事。第二年四月提升为大理寺卿,不久又升为右副都御史。《明伦大典》编修结束,转任左都御史。嘉靖八年二月就提升为右都御史,掌管都御院的政事。京城平民张福状告邻里张柱杀害了他的母亲,东厂把案子向皇帝报告,刑部判处张柱死刑。张柱不服,张福的姐姐也向官府哭诉,说母亲是张福自己杀死的,他家邻人们的证词也是这样说的。皇帝下诏让郎中魏应召重新审判,改判张福有罪。东厂向皇帝上奏说主管法司随意开脱他人罪名,皇帝大怒,亲自下诏把魏应召抓进监狱。熊浃认为魏应召的意见是正确的,坚持魏应召当初的判决。皇帝更加恼怒,夺去了熊浃的官职。给事中陆粲、刘希简据理力争,皇帝大怒,把他两人一起抓进监狱。侍郎许赞等人于是判处张柱死刑,魏应召以及张柱的邻人都被判处充军,张福的姐姐被处以杖打一百的刑罚,人们都认为这是一起冤案。在当时,皇帝正深深地痛恨孝后和武后这两家,张柱其实是武宗后家夏氏的仆人,所以皇帝必定要杀掉他。熊浃被削职后在家待了十年。直到皇帝到承天与近臣们谈论过去的那些人,于是召回熊浃让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又改任兵部,参与协助军机事务。嘉靖二十一年召熊浃担任兵部尚书,掌管都察院的政事。过了两年,接替许赞任吏部尚书。皇帝在禁宫中修筑乩仙台,暗中用求神问卜得来的话决断祸福,熊浃说这样做太荒唐。皇帝大怒,想给他治罪,因熊浃先前有功所以没有立即惩治他。熊浃任二品官职六年期满,加封为太子太保,因事获罪而两次受到降低俸禄的处罚。熊浃知道皇帝心中对他的怨恨始终没有消除,于是以生病为借口请求退休。皇帝大怒,将他削职为民。又过了十年,熊浃去世。熊浃年轻时有志向和节操,严于律己。虽因议论礼制而有名望,他从不与朋党勾结,特别爱护人才。所以他离开吏部,许多正直的人都思念他。隆庆初年,朝廷恢复他的官职,给他举办了追悼、安葬仪式,谥号恭肃。
李廷机,字尔张,晋江人。被推举进入大学,取得顺天乡试第一名。万历十一年,又取得会试第一名,以进士第二的身份授职为编修。万历二十年,主持京察,有偏私。曾经兼管户部、工部的事务,总揽大事又精细周密。奏请皇帝施行抚恤商旅四件事,商旅的困窘得以缓解。京城外的陵垣,大都得到修缮整治,费用都取自公款的节余钱,没有因此烦扰百姓。皇帝召见并任命他为礼部右侍郎,四次推辞,皇帝都不同意,过了二年他才上任。当时他已经晋升为左侍郎,于是代替郭正域巡视礼部事务。遇上楚王华奎因为郭正域写了揭发他馈赠礼物的书信,就诬蔑攻击郭正域做了几件不法的事件。李廷机的意见有些偏袒楚王,但他又稍稍替郭正域解脱。大学士沈一贯想借妖书将郭正域倾覆,李廷机与御史沈裕、同官涂宗浚都署名上奏,催促审定教生光的狱案,株连于是终结。秦王谊漶由中尉加封,他的庶长子应该授予原来的爵位,他攀附着想分封为郡王,李廷机多次上奏极力坚持不同意。秦王派人从中调和,李廷机坚决拒绝,皇帝却特别颁旨同意。
当时内阁只有朱赓一个人。给事中王元輪等人顾虑李廷机将入阁辅政,屡次暗中诋毁他。万历三十五年夏季,朝廷推举内阁大臣,李廷机果然参与其中。给事中曹于忭不同意。相持了很久,最后条列上奏。皇帝向来看重李廷机,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要事务。李廷机多次推辞后才负事务。王元翰和给事中胡忻不断攻击他,皇帝剥夺了他们的俸禄,以安慰李廷机。不久,姜士昌又因为疏论李廷机罢黜,群情更加激愤。李廷机极力辩驳,请求罢免,又上奏陈述应当离职的十条理由,皇帝更加下谕令抚慰。第二年四月,主事郑振先疏论朱赓的十二条罪状,并涉及李廷机。李廷机多次上奏请求退休,闭门数月不出来。舆论怀疑他伪装,数十人交替上奏极力攻击。李廷机不断请求离职,皇帝屡屡颁诏对他进行勉励、挽留,并派鸿胪催他出来任职理事,他坚持卧床不起。在家待命一年,摒绝外界,居住于荒庙之中,朝廷大臣依然有很多议论。到了万历四十年九月,奏疏已上报了一百二十多次,于是向皇帝告辞,到都城外等待命令。同官叶向高称李廷机已经离去,不可以再做挽留,皇帝就加封李廷机为太子太保,賞赐路费,让他乘驿车,由行人司派人护送回乡。在家住了四年去世。赠封少保,谥号文节。

诗人朱由检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 查看详情>>

诗人朱由检作品: 《张淳传》 《王轼传》 《张永明传》 《谢铎传》 《刘春传》 《陈怀传》 《彭时传》 《陈以勤传》 《仁宗传》 《徐达传

《熊浃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