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访汪辰初二首其一》注释译文

朝代:清代诗人:钱秉镫古诗:扬州访汪辰初二首其一更新时间:2020-10-15
注释
⑴扬州:清初府名,治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汪辰初:作者好友,扬州人,作者与之订交在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冬于闽中同官唐王朝时,后又同官桂王朝。顺治七年(1650年)庚寅冬,钱秉镫东归。汪辰初随桂王至贵州云南,官至詹事府詹事,主云南乡试。
⑵关桥:扬州水城门桥。
⑶“市井”句:写实语,兼暗用典。《三辅决录》:“张仲蔚,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隐居不仕,所居蓬蒿没人。”
⑷“江城”句:写实语,兼用王建《寄薛涛》:“枇杷花下闭门居。”
⑸僮:童仆。惊:表示怕有意外之事降临,因汪辰初久仕南明王朝之故。饶:多。蛮语:南方音的语言。
⑹汉书:东汉班彪、班固、班昭父子兄妹合力著成。这里借指汪辰初所写南明史事的著作,南明是汉族统治者的政权,故用汉书一词。
⑺“我过”二句:作者《汪辰初文集序》:“是时君年八十四,予亦七十三矣。别三十五(当作‘三’)年而再见,涕泗久之。”又:“君濒死不死。”又:“然回思偷息虎穴,朝夕莫保时,其幸何如也!”
白话译文
到扬州城下船停靠后便上岸相访,但问遍扬州都没几个识得汪辰初的人。
汪辰初隐居在幽僻处非常的难找,江城的深巷里开满鲜花人们闭门而居。
童仆惊讶我讲话带有蛮语的口音,汪辰初在家写南明抗清史以留给后人。
我已经年过七旬你也年过八旬了,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有久别重逢的欢乐。
第一首诗首句从访友单刀直入,水城门下船才停靠,便上岸相访,迫切之情,溢于言外。第二句写访的第一过程“问”,可见问遍扬州,识得汪辰初其人的,几乎没有。这里暗示汪辰初晦迹深隐,因而人们难以知晓。说“识者疏”,不等于连一个人也不知其人,总能提供一些线索。第三句因此接入访的第二过程“寻”,隐居在幽僻处,“市井草深”的小“巷”中,所以要寻。这一句点地。第四句写寻到了汪辰初宅,“江城花满”点时间是春三月,“闭门居”点明汪辰初隐藏之深。下面略去了主人开门延客的描写,如杜甫《客至》所云“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话头。迳说“僮惊客到”,是作者已叩门而入了。“惊”由于客之“蛮语”,暗示了主人家中因主人为南明旧臣之故而经常提心吊胆,怕出乱子。又接着写到主人在家的主要生活是写一部南明抗清史以留给后人,也就是把汉族遗民的爱国精神教育后代。结语合写二人年都老大,作者对主人处在“十年以长,则兄事之”的位置,“笑”是老年久别重逢之欢乐,“啼”是同经患难,故国亡灭的悲痛,有此共同的九死余生的感受,写来倍感亲切。

诗人钱秉镫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钱秉镫

钱秉镫(公元1612年-1694年)清代诗人。字幻光,号田间。安徽桐城人。他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著有《藏山阁集》、《田间集》等书。钱澄之博学多才,诗文尤负重名。王夫之推许他"诗体整健"(《永历实录晏黄二..... 查看详情>>

诗人钱秉镫作品: 《为金道隐给谏请改戍得允》 《行延平诸县即事》 《忆龙眠·龙眠君领袖》 《自永安返至贡川闻延平信,示诸吏佐》 《上天堂山访隐,主人不顾,作诗而去》 《梧州杂诗·两粤嗟新败》 《行路难·经旬守渡坐江头》 《卧病·江高响急客愁新》 《忆龙眠·短檠孤咏夜》 《龙隐洞九日

《扬州访汪辰初二首其一》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