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琼花》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尹焕古诗:扬州慢·琼花更新时间:2017-11-04
开始数语,就本题发挥,并将人与花合写。
上片首句人花合写互相映衬。既是琼花之莹洁,又是女子轻盈体态。女子新妆试罢.于香雾缭绕中幽思绵绵。琼花产于扬州,因此咏琼花之作大多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到扬州,有赵以夫《扬州慢》一词为证。前五句以女仙设喻,描绘琼花的态、色、味,并没有作形状的描写,而着力写琼花的丰神。以仙女来比琼花,写出它不同凡花的花姿、花色、清香。虽然词人未作工细的描绘,但却传出了琼花的精神。
“记晓”三句,承上“迷楼”,追怀琼花昔日为御物,被星夜送入宫中以供炀帝观赏的盛事。“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两句,转入眼前的琼花,对照今日冷落,也是女子韶华不复的感伤。赵以夫原唱《扬州慢》词序云:“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缇骑星流”,写出炀帝赏花心情之切,从侧面烘托出琼花之出众不凡。以“天中月色”拟之,可谓恰到好处。“南州”本泛指南方州郡,此指临安。词言琼花“被风吹梦(到)南州”,下语极迷离恍惚。词开首既屡以仙女比拟琼花。则琼花亦像仙女一样有梦魂。想象富有情致。
下片写梦境,相会之时还念未来离别,携手赏花期盼下次重游。由“吹梦南州”一语点出新意。在酒筵前相见者,是花是人,已融为一体,故加以拟人化的描写:“似羞人、踪迹萍浮”。词人曾在扬州看到过琼花,而今也一样飘泊来到江南,难怪有“踪迹萍浮”之感了。词人不由得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问弄雪飘枝”三句是问花语,显出一片痴情,见出词人对琼花的由衷喜爱。秦观《琼花》诗云:“无双亭上传觞处,最惜人归月上时。相见异乡心欲绝,可怜花与月应知。”郑词所写情境,与之相似。
“我欲”二句,写词人欲往扬州而不得的感慨。“缠腰骑鹤”,这里使用的是一个著名的典故,也即原是说,话说一个人很贪婪,他既要腰缠万贯,又要长生不老,而且还要到风景秀美的扬州去玩儿;熟语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儿。而在此词里,作者谓自己重游扬州,已成妄想,唯有怅望云霄,缅怀旧事而已。“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这两句有无限情韵。想缠腰骑鹤追寻历历往事,结语却是梦回惆怅。烟花三月的绮丽景致.触发女子无限愁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烟花三月下扬州。”在这烟霭迷离、繁花旖旎的春三月,怀念扬州的悠悠旧事,更触起了浓重的春愁,词人独倚阑干,默默无语。下片的构思与赵以夫不大相同,赵作是通过赋花抒发扬州的盛衰之感,此词是借琼花移植到临安就与扬州时大不相同这一现象发出感慨,花移地之后香色不如前,人呢?欲去扬州探花,这是不能实现的梦。再说杨州的琼花还是从前风姿吗?重重慨叹交织在一起,实有无限伤感之情,从而使词的意境更为幽远了。结拍两句含不尽之情于言外诵之令人感叹。

《清平乐·图书一室》是南宋著名词人周晋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图书一室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宋朝时读书人的那种闲雅的生活,富有情趣。

诗人尹焕资料

赏析作者尹焕

尹焕,[约公元一二三一年前后在世]字惟晓,山阴人。即尹焕。字惟晓,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嘉定十年(1217)进士。自畿漕除右司郎官,淳佑八年(1248),朝奉大夫太府 少卿兼尚书左司郎中兼敕令所删定官。有《梅津集..... 查看详情>>

诗人尹焕作品: 《点绛唇·竹翠藏烟》 《唐多令·苹末转清商》 《扬州慢·琼花》 《谒金门·秋夜永》 《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念奴娇·卷帘酒醒》 《眼儿媚·垂杨袅袅蘸清漪》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 《祝英台近·结垂杨》 《眼儿媚·柳

古诗《扬州慢·琼花》的名句翻译赏析

《扬州慢·琼花》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