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舟过吴江》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蒋捷古诗:一剪梅·舟过吴江更新时间:2018-03-31
《一剪梅·舟过吴江》是宋末词人蒋捷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的一首词。上片起句既交代了时序,又点出“春愁”的主旨,表现出词人连绵不断的愁思。下片将自己羁旅在外的思归之情上升为对年华易逝的感叹,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之情。全词以首句的“春愁”为核心,用“点”“染”结合的手法,选取典型景物和情景层层渲染,写出了词人伤春的情绪及久客异乡思归的情绪。
《一剪梅》这首词是作者于南宋消亡之初,元十三年(1276年)春元军破临安,在此之后词人开始流浪,在流浪途中舟行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时,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情以及伤国的无奈而写下的。
注释
一剪梅:双调小令,六十字,有前后阕句句用叶韵者,而李清照此词上下阕各三平韵,应为其变体。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吴江:今江苏县名,在苏州南。
浇:浸灌,消除。
帘招:指酒旗。
秋娘渡:指吴江渡。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或有用以通称善歌貌美之歌伎者。又称杜仲阳,为唐德宗时镇海军节度史李侍女。渡:一本作“度”。
桥:一本作“娇”。
萧萧:象声,雨声。
银字笙:管乐器的一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
心字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作品译文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
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诗人蒋捷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蒋捷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 查看详情>>

诗人蒋捷作品: 《贺新郎·妾有琵琶谱》 《南乡子·泊雁小汀洲》 《步蟾宫·去年云掩冰轮皎》 《大圣乐·陶成之生日》 《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浪淘沙令·人爱晓妆鲜》 《秋夜雨·髹车转急风如噎》 《女冠子·元夕》 《探芳信·翠吟悄》 《高阳台·霞铄帘珠

《一剪梅·舟过吴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