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丹陛犹敷奏》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有感·丹陛犹敷奏更新时间:2017-05-08
注释
⑽敷奏:陈述奏进。欻(xū):忽。
⑾临危对卢植:《后汉书·何进传》载,何进谋诛宦官事泄被杀后,宦官张让、段珪等劫太后、少帝从复道逃往北宫。尚书卢植执戈于阁道窗下指斥段珪罪恶,珪等惧,乃释太后。遂劫少帝逃向小平津(黄河渡口,在洛阳北),卢植连夜追至河边,王允派闵贡随植后,贡至,手斩数人,馀皆投河死。明日公卿百官迎天子还宫。这里以卢植比令狐楚。《新唐书·令狐楚传》:“会李训乱,将相皆系神策军。文宗夜召楚与郑覃入禁中。楚建言:外有三司、御史,一否则大臣杂治,内仗非宰相系所也,帝颔之。既草诏,以王涯、贾鍊冤,指其罪不切,仇士良等怨之。”庞萌:东汉初人,很得光武帝信爱,认为可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后来庞萌因疑心皇帝不信任而谋反,刘秀亲自率兵讨萌,深悔自己看错了人。事见《后汉书·庞萌传》。这里以庞萌比李、郑。
⑿御仗:皇帝的仪仗。前殿:指文宗坐朝的含元殿。殿:一作“队”。据《通鉴》载,仇士良逃回殿上后,宦官用软舆载文宗北出,李训攀舆呼喊:“臣奏事未竟,陛下不可入宫。”宦者击其胸,仆地。乘舆入宣政门,门即闭。“御仗收前殿”指此。凶徒:指宦官。凶,原作兵。剧背城:比背城殊死作战还要厉害。
⒀五色棒:《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操初为洛阳北部尉,“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曾杀掉犯禁的宦官蹇硕的叔父。此喻指李训等举事仓卒。一阳生:冬至后夜始短,昼始长,古人谓为阳气初动,叫一阳生。甘露之变发生在十一月二十一日,正当是年冬至。
⒁古有清君侧:《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晋赵鞍兴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荀寅与士吉射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也。”今非乏老成:《诗·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老成,指声望素著的老臣如令狐楚、裴度等。
⒂素心:本心。未易:未变。无名:无名目。
⒃开寿宴:文宗生日在十月初十,此处当泛指宴饮。咸英:传黄帝之乐为《咸池》,帝誉之乐为《六英》。
白话译文
上朝奏报时,忽然发生宫廷战争。文宗在危难时召见令狐楚,开始悔恨错用了李训、郑注。仇士良把文宗从含元殿劫回宫内,并令禁军出宫与李训部下拼死搏斗。李训匆忙举事失败,把初生的生机扼杀了。古代有除去君旁的坏人,现在不是缺少老成持重的人。李训的动机虽未可轻视,但这一举太没有名目。含冤被杀的人,谁能瞑目?悲痛欲绝的人,哪能忍气吞声。近来听说皇帝开宴祝寿,没有废除用雅乐。

两首诗中,作者都对相关人物的指责与批评,他指责李训、郑注,“自取屈耗诛”;尤其是指责李训,“直是灭蓬符”,使不少人无辜被杀,这样的指责是符合实际的。他也批评文宗,“今非乏老成”,为什么不与老成持重的人谋划。“始悔用庞萌”,文宗有没有悔恨,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但用人不当,这样的批评还是恰当的。更重要的,是对宦官的指斥,“清君侧”,指宦官仇士良等是坏人;“衔冤”、“吞声”,指仇士良的滥杀无辜;“凶徒”更是深加斥责。对于“甘露之变”,李商隐写了《有感二首》和《重有感》,激烈地抨击宦官,这在同时的诗人中还没有可以跟他比的。这三首是商隐表示他的政治态度的重要作品。

诗人李商隐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查看详情>>

诗人李商隐作品: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破镜·玉匣清光不复持》 《明日·天上参旗过》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有感·九服归元化》 《公子·外戚封侯自有恩》 《寄华岳孙逸人》 《漫成五章·生儿古有孙征虏》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郑州献从叔舍人褎》 《九月于东逢雪

《有感·丹陛犹敷奏》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