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博昌父老书》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骆宾王文言文:与博昌父老书更新时间:2020-02-14
注释
博昌:旧县名,属青州,故址在今山东省博兴县南二十里。
云雨俄(é)别:喻天壤之别,十分遥远。
封壤(rǎng)异乡:去到风土迥(jiǒng)异的他乡。
春渚(zhǔ)青山,载劳延想:博昌的春水青山,使我时时怀念不已。
几变光阴:光阴已经几经变换。
解携襟(jīn)袖:分手离别。
交臂存亡:过去的朋友或存或亡。
略无半在:大概活在世上的已不足一半。
张学士:博昌的乡绅。
溘(kè)从朝露:突然间与世长辞。
辟闾(lǘ)公:亦指博昌的乡绅。
倏(shū)掩夜台:这样快隐没于阴间。夜台:阴间。
故吏(lì)门人:指骆宾王父亲担任博昌县令时县衙中的旧吏门生。
多游蒿(hāo)里:大多已经逝去。蒿里:古代茔墓之所。
耆(qí)年宿德,但见松丘: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也都掩没于松丘之下。
泉壤殊途:阴间阳世全然不同。
幽明永隔:死人与活人永远也不能再见。
人理危促(cù):人生十分短促。
天道奚言:自然规律又有什么可说呢。
涕之无从:眼泪不受控制地簌簌落下。
过隙不留:人生如自驹过隙,很难留住青春。
藏舟难固:人的生死存亡难以自主,如同把船隐藏起来。
追维逝者:难以回想那些逝去的人们。
浮生几何:人生在世的光阴是多么短暂啊。
哀缘物兴:因事物的变迁而内心感受到悲哀。
事因情感:想到死去的人,就会深感伤情。
蒙庄一指:庄子把天地间一切动静之物看做是一根手指。蒙庄:指春秋时期的哲学家庄子,他曾担任过蒙漆园吏,故称蒙庄。
殆先觉于劳生:恐怕首先感到的是人生之劳苦。
秦佚(yì):又叫秦失,《庄子》中提到的人物,是老子的朋友。
讵(jù)忘情于怛(dá)化:岂能对活生生的人突然死去而无动于衷?怛化:人死去。
啜(chuò)其泣矣:只有哽咽抽泣而已。
尚何云哉: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移县:把县治迁到别处。
乐安:旧县名。汉代博昌、乐安是两个县,均属于千乘郡。晋废乐安县并入博昌。唐初复置乐安,武德八年,再废乐安县入博昌。唐高宗总章二年,把博昌县县治迁到乐安故县城。乐安故城址在今山东省博兴县。
廨(xiè)宇:县衙。
邑居:县城居民。
里闬(hàn)阡陌,徒有其名:旧博昌县城的街巷道路已空留其名。闬:门。
荒径:无人行走的道路。
颓墉(yōng):断壁颓垣。
拱木多于故人:亡者的坟墓比活着的友人还要多。拱木:长在墓前的粗大树木。
仙鹤来归,辽东之城郭犹是:假如客子重归故地,纵然城郭犹在,必定物是人非。
灵乌代谢,汉南之陵谷已非:时光流逝,故地的变迁十分巨大。灵乌:太阳,代指日光的流转。
出宰斯邑:出任博昌县令。
清芬虽远,遗爱犹存:他的美德虽然距今已经遥远,但他为此邑百姓所做的好事却仍旧在流传。
延首城池:远望此城。池:护城河。
何心天地:即天地何心,天地究竟是何居心。
山河四塞:指博昌县城四面环山。
无棣(dì):古地名,其地当在今山东省无棣县一带地区。
松梗(gěng)十秋:谓其父葬于博昌已有十个年头。梗:种在墓地中的树木,又叫楸木。
有切:有亲切的感情。维桑之里:如同故乡一样。
每怀夙(sù)昔:每当想起往事。
尚想经过:还很想重到博昌。
于役不遑(huáng):公务繁忙,无暇顾此。
原言徒拥:空有这样的愿望而已。
西成有岁:秋天的收成甚好。按五行的分法,秋为金,为西方。
东户无为:盛世太平,百姓路不拾遗。
洽(qià)赏当年:和乐地度过当年。
卒岁:一年到头。
宁复惠存旧好:难道我能不重新想到旧日的友人吗。
跂(qí)予望之:跷起脚根远望博昌。
经途密迩(ěr):路过故地,近在咫尺。
伫中衢(qú)而空轸(zhěn):伫立于大道之中却空自伤怀。
巾下泽而奠(diàn)因:车子已经备好却无法到达。巾:巾车。下泽:也是车子的意思。
风月虚心,形留神往:清风明月虽然令人心旷神怡,但我也无心欣赏,因为我虽然身在此地,心却飞到博昌去了。
室迩人遐(xiá):屋室虽近,人却很远。
情不遗旧,书何尽言:我心里不能忘记旧日的感情,一封信怎能把心里话说完。
白话译文
某月某日,骆宾王恭谨地向博昌父老呈上这封书信。承蒙问候,也同样问候你们平安无恙,切望切望。当初忽然一别,我们便分隔在了两个地方。故地的青山绿水,常引起我深深的思念,几度秋露,几度光阴,古人说,分别容易,相见很难,不想正是这样。
与你们分手以来,已经十五年了,在这不算长的时间里,活的活,死的死,如今还健在的几乎不到一半。张学士、辟闾公均已溘然去世,家父当初的府吏、门生,以及与他有交往的年老望重之人,多数已不在人世。唉,死生异路,阴阳永隔。人生充满艰难而又如此短促,又怎能说得清天道呢?抚今追昔,不禁眼泪直淌。时光匆匆而过,从不停歇,人生却是如此莫测难定。追念那些已经去世的人,就更觉得这飘忽而过的生命还能有多久?心中的哀伤由于环境而产生,事理也随之而得到感悟。虽然庄子有天地一指的说法,认为无所谓是非与生死的区别,但我恐怕还是首先感受到活着的劳顿;虽然秦佚在老子死后只大哭三声,可是我又怎么能因为怕惊扰了临死的人,而不顾情理呢?想起那些死去的人,我就只有悲泣了,其他还能说什么呢?
又获悉县治已迁往乐安故城。那么,县衙官所都改建到那里去了,原先县城里那些主要的街道小巷,也就空留其名了。可以想见,这些年来,旧居中一定是庭院荒芜,到处长满了杂草;城内处处墙塌壁倒、林木如拱,很少再能见到熟悉的人。啊!如能化作仙鹤回到故地,那辽东的城廓一定还是老样子,但灵鸦飞来飞去,年复一年,这汉南的陵谷却已起了变化。
先父过去曾出任博昌县令,他那清德芳泽虽已远离人世,却把深情留在了这里。举首遥望这座城池,哪里还有心思去想天地问的事情?虽然这里地属古代四塞之国,地名称作无埭,但父亲安葬在此已有十个年头,对于我几乎就像桑梓故里一样。所以我常常怀着对往昔的追忆,还很想念那些和自己有过交往的友人。但总是忙于公务,不得闲暇,只能说空怀此愿了。
今年收成很好,百姓平安无事。老农们在一起淡谈说说,怡然自得,闲来喝上浊酒一杯,快乐得因而可以:忘记掉心中的忧愁。所以面对这丰收的好年成,当能融洽相聚,一起赏游,快快活活地直到年底,难道还用得着惠赠书信,在信中回忆昔日的交游?遗憾的是,我渴望很久,也曾路过附近、却只能伫立道中,而让车子白跑一趟,虽有顺道经过的情况,却终于没有机会来看你们。故地的清风明月,令我内心虚静,驻足而神往;这山山水水,是那样历历在目,但我们却相居甚近而相隔实远。因此我心怀惆怅,越发为我们不能相见而叹息。我对旧友怀有很深的感情,绝不会忘记你们,但信上又怎能将此完全表达清楚呢?
《与博昌父老书》从开首的“日月”至“不其然也”,是书信中常用的礼貌语言及热情问候之类的话,言词和婉,入情入理,充满了对往事深情的怀念和对长辈们的敬仰之情。从整体而言,这封书信的主体意识是怀旧言情。作者从“自解携襟袖”至“愿言徒拥”等自然小段中,总是怀着浓重的感伤情调追忆往背游踪,抒发别后深沉的怀念之情,触发世事沧桑的感慨。特别是缅怀“一十五年”年前的旧友——“张学士溘从朝露,辟闻公倏掩夜台”。此外,其他“故吏门人”,“耆年宿德黟者”,而今“多游蒿里”,“但见松丘”了。这里的“朝露”“夜台”“蒿里”“松丘”等,均指死亡与坟墓。面对此情此景,作者顿“觉涕之无从也黟”。由此,进而又生发出对人生短暂的哀叹。从“蒙庄一指”至“讵忘情于怛化”的典救运用中,更可以看出作者对死者所怀有的真挚感情。“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这是作者借生者吊念死者的痛苦心情来表达自己的哀思。总之,上述往事与典故运用,必将引起父老们的追忆而动其心弦,使他们产生出见信如见人的亲切之感,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紧接着,作者从怀人的哀思中进而转入感物的兴叹。自“又闻移县就乐安故城”至“愿言徒拥努”两自然小段,主要表现对迁移县治的感慨,同时又描绘出城邑衰败的萧瑟景象。“仙鹤来归,辽东之城郭犹是”二句,出自《搜神后记》,作者借此传说来抒发物是人非的哀叹。“灵乌代谢,汉南之陵谷已非”,指的是汉代郴县有个叫苏耽的人,养母至孝,后成仙,乘马回山中,却找不到原来的陵谷。这两个典故的运用,目的完全相同。那就是,作者一面借此颂扬父亲的政绩,一面表示自己不忘博昌父老的旧情。这样,不仅加强了感情的交融,而且能使自己给他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信的最后一段是作者对博昌父老的良好祝愿,希望他们春耕,夏种、秋收年成更好,能像传说中的古太平时代那样“道上雁行而不拾遗,余粮栖诸亩酋’’,过上太平安乐的日子,并表示期望能有适当的时机再来博昌亲自探望。从中,读者可见作者一片真情。
作者对博昌这块“山河四塞”之地,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世事沧桑,感慨系之,他在追思和悬想中写下这篇文字,“别易会难”的悲凉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信中伤离别、感世事,哀亲故多丧,恨无暇相晤,实际上写出了作者的身世感受和人生困惑。

诗人骆宾王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骆宾王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 查看详情>>

诗人骆宾王作品: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于紫云观赠道士》 《春晚从李长史游开道林故山》 《挑灯杖·禀质非贪热》 《初秋登王司马楼宴得同字》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 《别李峤得胜字》 《夕次蒲类津·二庭归望断》 《四月八日题七级》 《秋露·玉关寒气早

《与博昌父老书》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