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金经·胡琴》注释译文

朝代:元代诗人:张可久古诗:阅金经·胡琴更新时间:2021-01-24
注释
⑴小山:西汉淮南王刘安手下的文学待从,有大山/小山之分,准南小山存世的著名作品是《招隐士赋》,”俗称“小山赋”。又北宋词人晏几道号小山,有《小山词》,风格婉丽。又张可久,字小山,这里具有多义性。秋水篇:《庄子》篇名,述恬淡无争的原理。这里泛指清空高妙的乐声。
⑵昭君:王昭君,汉元帝时宫人,因和亲远嫁匈奴。昭君怨,乐府名,又琴曲名。但此处也可按字面理解为“昭君怨恨”。
白话译文
像大雨冲洗着窗前的翠竹,又像涧中的泉水在冰上流淌。琴弦声响,仿佛有一线清风吹过一般。他把《小山赋》和《秋水篇》的意境联结在曲子里。有时双激起人们像昭君出塞那样的幽怨。边塞的黄昏天里,布满彤云。
此曲的起首两句,运用比拟的手法,十分生动形象。作者用雨点冲刷竹叶沙沙作响,写琴声之朴实沉厚:用涧泉迸流于冰上,写琴声之地锵有力,清脆悦耳。这不由得让人们回想起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琶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之句。“一线”十字点明了这两种声音的来源。古人常把琴弦上泫出的声音与风联系起来,而“一线希望清风”将琴声的缕缕不绝以及指法,弓法和柔和,娴熟,表现得形象贴切,使曲子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联”是一字句。散曲中的一字句除能表达自己独立的意思外,还能与上下文连续表彰。这里的“联”字,即可以理解为琴声翩翩相联,双顺理解为所弹奏的内容连续不断,表现了琴声的圆润悠扬或内容的丰富。
曲子描写琴声,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感情阶段,由起初的空湛如秋之冷水,转为曲末的哀怨凄切如昭君出塞。寥寥数笔,便宜将琴声中所含感情的变化描摹而出,令人驰神秘往。

诗人张可久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字小山,号小山;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庆元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 查看详情>>

诗人张可久作品: 《钗头凤·感旧和李溉之》 《凤栖梧·惠山寺》 《折桂令·秋思》 《折桂令·写黄庭》 《一半儿·花边娇月静妆楼》 《落梅风·春情》 《木兰花慢·又三高祠下》 《风入松·三月三西郊即事》 《浣溪沙·翠袖清风品玉笙》 《人月圆·一冬不见梅花面

古诗《阅金经·胡琴》的名句翻译赏析

《阅金经·胡琴》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