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 > 黄淳耀 > 李龙眠画罗汉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龙眠画罗汉记

朝代:明代作者:黄淳耀更新时间:2018-08-06
李龙眠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灭(1),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坏纸(2),仅见腰足。一人戴笠携杖,衣袂翩然,若将渡而无意者。一人凝立无望,开口自语。一人跽左足(3),蹲右足,以手捧膝作缠结状,双屦脱置足旁,回顾微哂(4)。一人坐岸上,以手踞地(5),伸足入水,如测浅深者。
为渡者九人:一人以手揭衣,一人左手策杖(6),目皆下视,口呿不合(7)。一人脱衣,又手捧之而承以首(8)。一人前其杖,回首视捧衣者。两童子首发鬅鬙(9),共舁一人以渡(10)。所舁者长眉覆颊,面怪伟如秋潭老蛟。一人仰面视长眉者。一人貌亦老苍,伛偻策杖(11),去岸无几,若幸其将至者。一人附童子背,童子瞪目闭口,以手反负之,若重不能胜者。一人貌老过于伛偻者,右足登岸,左足在水,若起未能。而已渡者一人,捉其右臂,作势起之;老者努其喙(12),缬纹皆见(13)。又一人已渡者,双足尚跣(14),出其履将纳之,而仰视石壁,以一指探鼻孔,轩渠自得(15)。
按罗汉于佛氏为得道之称,后世所传高僧,犹云锡飞杯渡(16)。而为渡江,艰辛乃尔,殊可怪也。推画者之意,岂以佛氏之作止语默皆与人同(17),而世之学佛者徒求卓诡变幻、可喜可愕之迹,故为此图以警发之欤(18)?昔人谓太清楼所藏吕真人画像俨若孔、老(19),与他画师作轻扬状者不同(20),当即此意。

黄淳耀资料

李龙眠画罗汉记作者黄淳耀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 查看详情>>

黄淳耀古诗代表作品: 《悲台城·王鸾嘤嘤夹路守》 《和己酉岁九月九日》 《周文矩嵇康弹琴图歌》 《月下口占·海上碧云尽》 《送张介兹会试》 《和拟古·亭亭采桑女》 《和饮酒·我友两三人》 《和杂诗·精卫何其愚》 《和读山海经·仙释本一机》 《咏史·燕昭昔下士

李龙眠画罗汉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注释(1)漫灭:磨灭看不清。(2)值:遇到。(3)跽(jì)两膝跪着,上身挺直。(4)哂(shěn):微笑。(5)踞:倚。(6)策杖:扶着拐杖。(7)呿(qū):张口。(8)承以首:顶在头上。(9)鬅鬙(péng sēng)头发散乱的样子。(10)舁(yú):抬。(11)伛偻(yǔ lǚ):驼背。(12)喙(huì):嘴。(13)缬(xié)纹:皱纹。(14)跣(xiǎn):光脚。(15)轩渠:愉快、畅适的样子。(16)锡:锡杖。僧人所用。锡...'

查看详情>>

文言文《李龙眠画罗汉记》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农夫与行者》 - - 无名氏 - - 道旁有甫田,农夫耕之,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田且甫矣,数息而后一锄,将终岁无能为乎!”农夫闻之,招行者曰:“余将老于农矣予,而莫知所以...
  • 文言文《盗不劫幸秀才酒》 - - 苏轼 - - “幸思顺,金陵老儒也。皇祐中,沽酒江州,人无贤愚皆喜之。时劫江贼方炽,有一官人舣舟酒垆下,偶与思顺往来相善,思顺以酒十壶饷之。已而被劫于蕲、黄间,群盗饮此酒,惊...
  • 文言文《梅花岭记》 - - 全祖望 - -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仑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
  • 文言文《浙西三瀑布记》 - - 袁枚 - -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壬寅岁,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崔嵬,重者凝立,皆环梁遮囿。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
  • 文言文《淳于量传》 - - 姚思廉 - - 淳于量,字思明。其先济北人也,世居京师。父文成,仕梁为将帅,官至光烈将军、梁州刺史。量少善自居处,伟姿容,有干略,便弓马。梁元帝为荆州刺史,文成分量人马,令往事焉。起家...
  • 文言文《王庠传》 - - 脱脱 - - 王庠,字周彦,荣州人。父梦易,登皇祜第,力成父志,言于州县不听,言于刺史,言于三司,三司以闻,还籍没者三百五十五家,蠲岁额三十万斤。尝摄兴州,改川茶运,置茶铺免役民,岁课亦办。...
  • 文言文《王渊传》 - - 脱脱 - - 王渊,字几道,熙州人,善骑射。应募击夏国,屡有功,累迁熙河兰湟路第三将部将。诸羌入寇,渊奋击,大破之,移同总领湟州蕃兵将兼知临宗砦,坐法免。宣和三年,刘延庆讨方腊,以渊为...
  • 文言文《司空图传》 - - 欧阳修 - -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
  • 文言文《班昭续汉书》 - - 范晔 - -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
  • 文言文《循吏列传》 - - 司马迁 - -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1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於楚庄王,以自代也。...
  • 文言文《魏世家》 - - 司马迁 - - 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於毕,於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
  • 文言文《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 - 左丘明 - -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
  • 文言文《望洋兴叹》 - - 无名氏 -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
  • 文言文《登楼赋》 - - 王粲 - - 登兹楼以四望兮1,聊暇日以销忧2。览斯宇之所处兮3,实显敞而寡仇4。挟清漳之通浦兮5,倚曲沮之长洲6。背坟衍之广陆兮7,临皋隰之沃流8。北弥陶牧9,西接昭丘10。华实蔽野1...
  • 文言文《河墅记》 - - 戴名世 - - 江北之山1,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2,皆在吾县3。县治枕山而起4,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5,而西北之间,群山逶逦6,溪水潆洄7,其中有径焉,...
  • 文言文《湖心泛月记》 - - 林纾 - - 杭人佞佛1,以六月十九日为佛诞2。先一日,阖城3士女皆夜出,进香于三竺4诸寺,有司5不能禁,留涌金门6待之。余食既7,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
  • 文言文《宫他亡西周之东周》 - - 刘向 - - 宫他亡西周,之东周,尽输西周之情于东周。东周大喜,西周大怒。冯且曰:“臣能杀之。”君予金三十斤。冯且使人操金与书,间遗宫他。书曰:“告宫他:事可成,勉...
  • 文言文《秦攻宜阳》 - - 刘向 - - 秦攻宜陽,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陽必拔也。”君曰:“宜陽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
  • 文言文《乌说》 - - 苏轼 - - 乌于人最黠,伺人音色而异,辄去不留,虽捷矢巧弹,不能得其便也。闽中人狃乌性,以谓物无不可以性取者。则之野,挈罂饭楮钱,阳哭冢间,若祭者然。哭竟,裂钱弃饭而去。乌则争下啄...
  • 文言文《方山子传》 - - 苏轼 - -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