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登阁避暑》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月夜登阁避暑更新时间:2020-04-15
在本诗中,作者对大旱之年的农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这是表层的含义。在作品的深层次上,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是兼济”还是“独善”的思考。这首诗显示出,在开始的思考阶段,诗人思想上还有些犹豫不决,内心充满了矛盾。
三像寺在浐河西岸,而浐河水河宽流缓,像一条白练,故在唐代就有素浐之称,如:宋之问之诗句“素浐宸游龙骑来”,杜甫诗句:“登高素浐原”。黄渠水经大峪,北上少陵原西北流经三像寺,足见唐时三像寺风光的绮丽秀美十分适宜避暑,赵嘏诗中的“官总芸香阁署崇”,说明三像寺中的楼阁“崇”,适宜“登阁避暑”。
由以上推测,白居易的《月夜登阁避暑》一诗出于三像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受挫折、被贬官的好朋友的真挚的想念和深厚的友谊,与此同时也显示出作者高尚的情操。十年前,元稹中举时,作者把他比作“孤且直”的竹子;十年后,尽管“外事纷无极,”作者仍以“共保秋心”相互勉励,也深信“风霜侵不得”。
作者一方面赞美秋竹,将它看作是孤直品性和高尚志趣的象征,另一方面借嫌弃梧桐及杨柳,对经受不住外界影响而随风飘浮之辈深表不满。诗人将元稹比作孤且直的竹子,并以共保秋竹心相互勉励,并深信,尽管外事纷无极,始终风霜侵不得。

诗人白居易资料

鉴赏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查看详情>>

诗人白居易作品: 《郭虚舟相访》 《早兴·晨光出照屋梁明》 《思子台有感二首》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哭刘尚书梦得·今日哭君吾道孤》 《醉后题李马二妓》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和李澧州题韦开州经藏诗》 《宿东亭晓兴

《月夜登阁避暑》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