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鸭·花鸭无泥滓》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杜甫古诗:花鸭·花鸭无泥滓更新时间:2020-03-07
《花鸭》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一首咏物诗。前四句写花鸭身无泥渣,阶前徐行,羽毛独立,黑白分明。颔联展现了诗人发现花鸭致祸根源焦躁和急切的情状,进而在尾联直接呼劝花鸭:受人恩惠就不要“先鸣”,这也是遭斥一事而发的“自警”之语。这首诗借物说事,笔调轻松而情感含蓄蕴藉。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四月,杜甫投奔肃宗,被授为左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后虽官复原职,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而此时的关中地区正遭受严重的旱灾,安史之乱又使得那里的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于是,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四十八岁时,他举家由陇入蜀。岁末到达成都,既而卜居浣花溪畔,建草堂,生活相对安定,这于杜甫的人生和创作都是一个重要转折。此间,杜甫在纵情领略自然、生命之美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遭遇、得失挫败进行冷静的反思,良多感悟。《江头五咏》便是诗人面对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动物、花草,睹物生情的即兴之作。《花鸭》便是其中最后一首。
注释
⑴花鸭:水禽。
⑵泥滓(zǐ):泥渣。
⑶阶前:一作“中庭”。
⑷牵:惹得。
⑸稻粱:鸭饲料,比喻禄位。沾:沾受恩惠。
⑹先鸣:比喻直言。
白话译文
花鸭身上清净无泥,常在阶前缓步而行。
它让羽毛不同于群鸭,黑白二色非常分明。
花鸭啊,你没觉到群心在忌妒么?不要惹得众眼受惊。
主人用稻粱喂养你,留心啊,千万不要先出声。

诗人杜甫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查看详情>>

诗人杜甫作品: 《丁香·丁香体柔弱》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一》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远游·贱子何人记》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阙题·三月雪连夜》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别蔡十四著作》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花鸭·花鸭无泥滓》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