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伏牛长老偈》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司空图古诗:与伏牛长老偈更新时间:2020-06-18
该诗原是表现禅理的偈句,写得形象生动便成为诗。这首诗以无著口的思想讽刺执著于一定的坐禅修道方式的僧徒。印度佛教中,禅作霄为六度波罗蜜之一,其修禅的方式也有严格的规定。修禅之处须在析森林中或石洞中,须结跏趺坐,不动不睡,心摄一处。有将修禅与头陀行相结合,禅者更须持戒、行苦行。而中国禅宗特别是慧能开创的南宗,对这种方式进行了根本的改变。《坛经》云:“善知识;又见有人教人坐,看心看净,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悟,便执成颠,i即有数百般以如此教道者,故知大错。”南宗禅以为,禅在于悟,无须:坐修的方式,若执著于方式,这种执著自身便是迷误,因为它偏离了:自性。司空图的这首偈句便表现了这种思想。菩提与阐提,即有成;佛之智慧与无成佛之善根者,在印度佛教中,有根本的区别。一阐提之人,永远不能成佛。但是,中国佛教许多宗派特别是禅宗,打破了这种区别,宣扬人人都可成佛。南宗禅以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坛经》)。区别不在人的根性,而在迷误。迷有多种,迷于名裥、迷于情欲等,世人易知此等为迷;可是,迷于修道仍是迷误,世人却往往不省悟。因释迦牟尼曾在雪山苦行修道而得成佛,后世便有许多人仿效,推崇雪山苦修。但不知“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悟得清静本性是禅的不二法门。心外坐求道,如捕风捉影。一定坚持只有雪山才是清凉的修道场所,那除了挨冻之外,别无意义。
《河湟有感》是晚唐诗人司空图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吐蕃趁唐内乱而攻占河湟地区的史实,后两句诗人感伤河湟汉儿尽学胡语。全诗寓抒情、议论于客观叙事之中,发人深省。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腐朽的唐王朝无力收复河湟的失望,以及对同族人处于敌对状态的痛心。
安史之乱时,朝庭调朔方、安西军以收京师,边防空虚,吐蕃乘机于广德元年(763),侵入大震关,兰州、秦州等河西、陇右地区均告失陷。又贞元六年(790),吐蕃陷北庭都护府,安西阻绝。当时及以后,不少诗人对河湟等地失陷而久未收复,深感沉痛。司空图这首《河湟有感》即悲叹河湟因长久失陷,致使汉蕃生聚,民不思归的局面。

诗人司空图资料

鉴赏作者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 查看详情>>

诗人司空图作品: 《劲健·行神如空》 《寄考功王员外》 《牡丹·得地牡丹盛》 《秦关·形胜今虽在》 《南北史感遇·天风斡海怒长鲸》 《狂题·雨洗芭蕉叶上诗》 《新节·转悲新岁重于山》 《山中·全家与我恋孤岑》 《狂题·由来相爱只诗僧》 《重阳·青娥懒唱无衣换

《与伏牛长老偈》相关古诗翻译赏析